[发明专利]一种动力平衡竿及使用该动力平衡竿的动力平衡鱼竿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68759.8 | 申请日: | 2021-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8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威;林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英大钓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A01K87/08;C09D161/20;C09D133/04;C09D5/08 |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赵长林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平衡 使用 鱼竿 | ||
一种动力平衡竿及使用该动力平衡竿的动力平衡鱼竿,包括一横截面积按照单一方向逐步缩小的筒体,所述筒体横截面积最大的一端为大头部,所述筒体横截面积最小的一端为小头部,所述小头部上设有第一加强部,所述大头部上设有第二加强部,在筒体的中部还设有中间加强部,所述中间加强部设置在小头部和筒体的重心之间。本申请可实现在平衡竿受力位置变化时,竿节随时保持平衡;本申请的设计所实现的是即时平衡,可增加竿体受力的强韧性,实现护线及抛竿的准确度提升,同时增加竿体受力回拉时的反弹力及腰力,缓解施力者肩部、肘部以及腰部的肌体损伤,并避免施力者的体力透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动力平衡竿及使用该动力平衡竿的动力平衡鱼竿。
背景技术
鱼竿是一种捕鱼工具,是由若干分节竿套接而成的竿状物,最原始的是作为捕鱼工具使用,现在多是作为娱乐、比赛用具等用途。由于鱼竿本身的比赛以及娱乐属性,对于鱼竿如何进行优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鱼竿在抛竿、刺鱼、溜鱼、回鱼、省力等环节具有完全不同的重心分布,而鱼竿在使用过程中的重心分布直接决定了抛竿、收鱼过程中使用人员的使用感受和体力消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动力平衡竿,包括一横截面积按照单一方向逐步缩小的筒体,所述筒体横截面积最大的一端为大头部,所述筒体横截面积最小的一端为小头部,所述小头部上设有第一加强部,所述大头部上设有第二加强部,在筒体的中部还设有中间加强部,所述中间加强部设置在小头部和筒体的重心之间。本申请可实现在平衡竿受力位置变化时,竿节随时保持平衡;本申请的设计所实现的是即时平衡,可增加竿体受力的强韧性,实现护线及抛竿的准确度提升,同时增加竿体受力回拉时的反弹力及腰力,缓解施力者肩部、肘部以及腰部的肌体损伤,并避免施力者的体力透支。
优选的,所述重心设置在以大头部为起点的筒体的1/4-1/3长度处。
优选的,所述中间加强部设置在以小头部为起点的筒体的1/3-1/2长度处。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筒体壁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碳纤维树脂层和外涂层。本申请通过重心以及外涂层的设置可实现在同体积及同重量下,竿体强度和韧性的增强,提升竿体的受力频率和单次受力承受极限。
优选的,所述外涂层非均布设置,所述第一加强部、第二加强部和中间加强部由外涂层设置形成。本申请涂层的特殊性设置,可以提升竿体受力时反作用力的及时性调整,提升受力变化时的即时握持舒适感;同时增加竿体的防污防水抗划痕性能。
优选的,所述外涂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水性防锈剂:3-5份,纳米光触媒:0.5-1.5份,丙烯酸树脂乳液:15-20份,氨基树脂乳液:80-100份,所述丙烯酸树脂乳液和氨基树脂乳液的含固量为40-50wt%;本申请中仅有40wt%-60wt%的氨基树脂参加与丙烯酸树脂的交联,另外的部分自交联反应;氨基自交联反应影响体系机械性能,漆膜张力增加,强韧度提升。在丙烯酸氨基烘烤漆中,丙烯酸树脂的性能全面,易于调整。
所述外涂层按照如下方式设置在碳纤维树脂层上:将水性防锈剂、纳米光触媒、丙烯酸树脂乳液、氨基树脂乳液置于喷涂装置中,在筒体外进行均匀喷涂。
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用动力平衡竿的动力平衡鱼竿,包括若干套接设置的动力平衡竿,所述动力平衡竿的重心位置按照横截面积的由大到小靠近大头部设置,所述动力平衡竿的中间加强部的位置按照横截面积由大到小靠近小头部设置。
优选的,横截面积最大的动力平衡竿作为手持杆,在手持杆的端部设有一配重调整块。本申请可在动力平衡鱼竿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增加或减少配重件的个数,搭配不同的重量来进行竿体硬度的微调,进一步提升动力平衡鱼竿一竿多用的适配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英大钓具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英大钓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87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