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白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8314.X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雄;屈玉山;黄伟;王捷;陈永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嘉宝莉涂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5/00;C09D7/63;C09D7/65;C08G18/73;C08G18/6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琳娟 |
地址: | 611330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组份 聚氨酯 白底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白底漆,所述双组份聚氨酯白底漆包括组分A以及组分B,其中,所述组分A包括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聚丙烯酸类分散剂、钛白粉、增稠剂以及pH调节剂;所述组分A的pH值为7.6‑7.9;所述组分B包括异氰酸酯固化剂。其中组分A中包括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聚丙烯酸类分散剂和pH调节剂组分,几个组分具有协同效应,可以使得双组份聚氨酯白底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其各个性能的相对稳定性。本发明还包括上述双组份聚氨酯白底漆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白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20世纪90年代,Bayer公司的Jacobs研究出可在水中乳化的异氰酸酯,从此开始大规模的研究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涂料,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成膜开始为物理干燥,这个类似于单组份水性聚氨酯的成膜过程,随着水分的挥发,乳胶粒子相互接近,并互相挤压堆积,当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中的-NCO基团和水性羟基树脂中的OH基团接触,开始了为化学干燥过程,因为存在化学反应会形成化学键形式的整体网络结构,所以水性双组份聚氨酯涂料相比水性单组份涂料,漆膜的综合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特别是耐水性、耐化性、耐污渍、抗粘连、硬度抗划伤、耐烫、耐磨等性能表现更加突出。漆膜硬度可以达到H以上,性能可以和传统的PU油性漆想媲美。
但是由于在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和水性羟基树脂混合后,最开始发生反应的是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中的-NCO基团和水,而且反应开始之后会持续的一直进行,所以现在的水性双组份聚氨酯产品在主漆和固化剂两个组分混合后,其存在的普遍缺陷是:可使用时间过短,主要表现在两组份混合后粘度变化大,一般2h粘度就会翻倍,并且细度变化大。
然而,目前对于水性双组份聚氨酯产品在主漆组分和固化剂组分混合后的活化期研究,主要是以其最终干燥后的漆膜性能变化为判定依据,基本上没有以产品状态变化做为判定依据。众所周知,保持好的混合状态的产品,是直接地影响工厂在使用时判定产品好坏的关键指标之一。所以,如何开发一款在主漆组分和固化剂组分混合后具有超长可使用时间的水性双组份聚氨酯产品,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白底漆,其包括组分A以及组分B,其中组分A中包括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聚丙烯酸类分散剂和pH调节剂成分,几个组分具有协同效应的作用,可以使得双组份聚氨酯白底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其各个性能的相对稳定性。本发明还包括上述双组份聚氨酯白底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白底漆。
一种双组份聚氨酯白底漆,其包括组分A以及组分B,
其中,
所述组分A包括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聚丙烯酸类分散剂、钛白粉、增稠剂以及pH调节剂;
所述pH调节剂调整组分A的pH值为7.6-7.9;
所述组分B包括异氰酸酯固化剂。
进一步地,所述组分A还包括消泡剂、滑石粉、钛酸钙、成膜助剂、润湿剂、杀菌剂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组分A包括质量份数如下的成分:
进一步地,所述异氰酸酯固化剂为HDI异氰酸酯固化剂。
进一步地,所述pH调节剂为2-氨基-2-甲基-1-丙醇或二甲基乙醇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双组份聚氨酯白底漆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聚丙烯酸类分散剂、钛白粉、增稠剂、pH调节剂,混合搅拌,形成组分A;
S2.将异氰酸酯固化剂加入到所述组分A中,搅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嘉宝莉涂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嘉宝莉涂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83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