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聚氨基薁的有机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68097.4 | 申请日: | 2021-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2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庄小东;张希;闻佳;陈振营;郭邦军;朱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氨基 有机 聚合物 电解质 薄膜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掺杂聚氨基薁的有机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氨基薁溶于质子化酸中,然后在环境条件下滴加过硫酸铵水溶液,搅拌,反应结束后,用去离子和乙醇洗涤,置于真空烘箱下干燥得到聚氨基薁;
(2)将聚合物基体、盐和聚氨基薁溶解于无水乙腈中,搅拌均匀获得黑色的混合溶液;
(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板上,并置于室温下,待混合溶液中的无水乙腈挥发完全后,置于真空烘箱中,烘干,以保证除去溶剂,待烘干后即获得致密的有机聚合物电解质薄膜;
(4)将步骤(3)所获得的有机聚合物电解质薄膜,根据电极极片大小,冲压成直径为12-19mm的圆片状薄膜,置于手套箱中备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聚氨基薁的有机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掺杂的所述聚氨基薁的质量分数为5-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聚氨基薁的有机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质子化酸为高氯酸、六氟磷酸、四氟硼酸、双三氟甲基磺酰、聚苯乙烯磺酸、盐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聚氨基薁的有机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盐为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高氯酸锂、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三氟甲磺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聚氨基薁的有机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聚合物基体为聚偏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聚氧化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丙烯酯、聚氨酯、聚氯乙烯、聚环氧丙烷、聚偏氯乙烯、聚磷嗪和聚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聚氨基薁的有机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混合顺序为将聚氨基薁、盐、聚合物基体与无水乙腈同时磁力搅拌混合;或为先将聚氨基薁与无水乙腈磁力搅拌混合,再加入盐和聚合物基体;或为先将盐和聚合物基体与无水乙腈磁力搅拌混合,再加入聚氨基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聚氨基薁的有机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搅拌的时间5小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聚氨基薁的有机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除去溶剂的具体步骤和工艺参数为:先将膜置于室温条件下24h,使多余溶剂挥发;随后,调节真空烘箱温度至55℃,烘干24h;最后,将真空烘箱温度调节至80℃,烘干时间为6-8h,去除残留溶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杂聚氨基薁的有机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有机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成膜处理方式为浇筑法或涂布法,膜的厚度控制在100-150μm。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在全固态锂电池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80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