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山开采用机械设备安全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8090.2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启;庞西岩;王士栋;沈向阳;任现伟;谢炳楠;左栋;郭坤;李红琳;陈恒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珺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H17/00 |
代理公司: | 湖南企企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57 | 代理人: | 苏丹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开采 机械设备 安全 监测 装置 | ||
一种矿山开采用机械设备安全监测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配合安装切割刀片,切割刀片通过转轴与外壳内侧面连接,转轴由动力装置驱动,外壳一侧设置机械臂,机械臂固定安装竖直的电动导轨,电动导轨上设置电动滑块,电动滑块与外壳固定连接,外壳上安装可视化振动显示装置,可视化振动显示装置能够有效的显示切割刀片的振动情况。本发明通过可视化振动显示装置直观的显示切割刀片的振动情况,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从而更好操作机器进行石料采集,提高采集石料的效率,且能够更好的保护切割刀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切割石料的外表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设备的振动检测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矿山开采用机械设备安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矿山在进行开采的时候,一般都需要将石料切割成块状,即方便运输也方便加工,但是在进行将石料切割成块的时候,切割刀片如果振动的频率或振幅过大,则会导致切割出来的石料边缘不完整,或导致石块断裂,现在没有什么较好的检测机器振动频率的装置,导致在进行石料切割的时候容易将一些石料损害,导致开采石料的难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山开采用机械设备安全监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矿山开采用机械设备安全监测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配合安装切割刀片,切割刀片通过转轴与外壳内侧面连接,转轴由动力装置驱动,外壳一侧设置机械臂,机械臂固定安装竖直的电动导轨,电动导轨上设置电动滑块,电动滑块与外壳固定连接,外壳上安装可视化振动显示装置,可视化振动显示装置能够有效的显示切割刀片的振动情况。
如上所述的一种矿山开采用机械设备安全监测装置,所述的可视化振动显示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面固定安装竖直的多节弹性伸缩杆,多节弹性伸缩杆活动杆侧面固定安装水平的挡板,挡板上方设置竖直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通过支架与多节弹性伸缩杆活动杆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套筒与挡板之间设置振动传递装置,振动传递装置能够将外壳的振动传递至第一套筒内,第一套筒内设置振动显示装置,振动显示装置用以显示切割刀片的振动情况。
如上所述的一种矿山开采用机械设备安全监测装置,所述的振动传递装置包括横板,外壳侧面对应第一套筒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横板,横板顶面固定安装弹性伸缩杆,弹性伸缩杆顶面固定安装弹性杆,弹性杆伸入第一套筒内,所述的振动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数个环形凸台,环形凸台截面为三角形,
弹性杆顶端固定安装弹性小球,弹性小球顶端固定安装竖杆,第一套筒上方配合安装第一活塞柱,竖杆顶端与第一活塞柱底面接触配合,第一活塞柱侧面涂抹不同颜色的环形色条,横板底面固定安装竖直的支撑杆,支撑杆底端与挡板顶面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矿山开采用机械设备安全监测装置,所述的可视化振动监测装置包括水平的安装板,外壳顶面固定安装安装板,安装板顶面固定安装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内设置同轴的圆环,圆环底面与安装板顶面接触配合,圆环顶面固定安装同轴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开设凹槽,圆柱体外侧设置同轴的第三套筒,第三套筒底面与圆环顶面固定密封连接,凹槽侧面沿周向方向等距离开设数个进气孔,凹槽内对应进气孔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水平的活塞缸,活塞缸内均配合安装活塞,活塞侧面均开设通孔,通孔内均配合安装单项阀,单项阀使气体只能从外界流进活塞缸内,活塞侧面均固定安装横杆,第三套筒顶端配合安装第二活塞柱,第二活塞柱侧面涂抹不同颜色的环形色条,第三套筒侧面开设出气孔,第三套筒外侧面通过数根第一弹簧与第二套筒内壁固定连接,安装板顶面中心固定安装振动杆,振动杆伸入凹槽内与横杆平齐。
如上所述的一种矿山开采用机械设备安全监测装置,所述的外壳内侧面固定安装冷却管,冷却管能够将冷却液喷射在切割刀片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矿山开采用机械设备安全监测装置,所述的竖杆顶面和支撑杆的底面均开球形凹槽,竖杆顶面的球形凹槽内配合安装第一球体,支撑杆底端的球形凹槽内配合安装第二球体,第一球体顶端与第一活塞柱底面接触配合,第二球体底面与挡板顶面接触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珺,未经赵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80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