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跖骨远端截骨术后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8044.2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7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郭俊超;王振泽;樊瑜波;常程;温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跖骨 远端 术后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跖骨远端截骨术后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带和分趾垫,该固定带包括对应第一脚趾的医用绷带、对应前脚掌的内层医用绷带和对应前脚掌与第一跖骨的外层医用玻璃纤维绷带,该医用玻璃纤维绷带包括对应前脚掌的长方形的本体带,在对应第一跖骨的该本体带的前方设有防止第一脚趾跖曲的限位带,该限位带靠近该本体带的外侧边,该分趾垫位于第一、二趾蹼间,该分趾垫的后端压在外层医用玻璃纤维绷带和内层医用绷带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康复工程领域,用于拇外翻患者的一种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后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矫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表现为足部骨骼大拇趾处向外侧偏移,跖趾关节处出现粗的隆起凸出,骨赘不断增大,和外部鞋面的摩擦形成拇囊炎、局部红肿,表面皮肤形成胼胝体神经炎,引发疼痛和拇趾的感觉异常,形成较大的胼胝体结构。患者常常伴有疼痛、红肿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患者步态不稳,影响正常的运动和生活。
拇外翻畸形矫正大概分为物理矫形和手术矫形两种。物理矫形是通过热、光、电、矫形辅具等方法,减轻或矫正拇外翻畸形的严重程度;手术矫形是通过手术方法改变肌肉、韧带、骨骼等结构的形态和功能,从而矫正畸形程度。不管用何种截骨手术,截骨后通常采用固定的方法保持跖骨解剖位置稳定,有利于成骨细胞的分化,成骨细胞是骨骼生长发育的重要功能细胞。在骨折或骨骼断裂后,有效刺激成骨细胞分化将有利于促进骨折或骨骼断裂的愈合,减少康复的时间,这对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矫正拇外翻畸形的手术方案大约有150多种。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是其中一种,截骨后截骨端的固定是影响骨愈合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没有统一的固定方法,有些采用螺钉、克氏针固定,但固定后患者前足的活动范围受限,且疼痛指数较高,大部分时间需要卧床休息,并且需要再次手术取出固定物,延长了康复时间;有些采用绷带、粘膏带、纱布或织物进行包扎固定,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便捷,并且容易清洗伤口和更换方便,但此类织物质软易变形,包扎稍松则固定作用不明显,容易造成术后跖骨端脱落,包扎稍紧则影响足部血流的运行,延长截骨端的恢复时间;有些利用矫正支具或鞋类,辅助术后的康复,但这种支具往往是批量化生产,主要适用于轻度症状患者,目的是减缓拇外翻程度的加重,对术后的跖骨端稳定起不到固定保持的作用。与以往的拇外翻固定方式,总是通过足踝缠绕起到固定、绑定、扎结的作用,操作繁琐,且效果不明显,患者一般需要三天之后才能下地慢走,因此此种固定方式延缓了患者的康复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后的固定装置,可使患者术后一天就可下地走路,可有效的促进截骨面的愈合和生长,利于手术后跖骨截骨处的快速恢复。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跖骨远端截骨术后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带和分趾垫,该固定带包括对应第一脚趾的医用绷带、对应前脚掌的内层医用绷带和对应前脚掌与第一跖骨的外层医用玻璃纤维绷带,该玻璃纤维绷带包括对应前脚掌的长方形的本体带,在对应第一跖骨的该本体带的前方延设有防止第一脚趾跖曲的限位带,该限位带靠近该本体带的外侧边,该分趾垫位于第一、二趾蹼间,该分趾垫的后端压在外层医用玻璃纤维绷带和内层医用绷带之间。
优选地,所述限位带包括底托片以及在该底托片两侧的外包片和内包片,该外包片与该本体带之间留有间隙,该底托片的顶边与该本体带的顶边之间为外包片的外斜顶边,该底托片的顶边与该内包片的外侧边之间为该内包片的内斜顶边,该限位带的底托片的顶边伸至第一跖骨的远节上,并距离第一跖骨的近节8-12mm处。
优选地,该固定装置还包括足后跟衬垫。
优选地,所述分趾垫为圆柱形,材质为泡沫棉或医用绷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未经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80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