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煤矿沿空留巷支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7935.6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5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吕琳;闫红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琳 |
主分类号: | E21D19/02 | 分类号: | E21D19/02;E21D20/00;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4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煤矿 沿空留巷 支护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沿空留巷支护结构,包括位于梯面巷道四周的底板、长侧板、顶板和短侧板,底板、长侧板、顶板和短侧板首尾对接,在顶板、长侧板和短侧板上均插装有向外侧延伸的锚杆,在顶板上还设有多个锚索,且顶板上的锚索和锚杆间隔交错设置,所述锚索和锚杆均通过高强度托板与对应安装面固定连接,高强度托板位于梯面巷道内侧;本装置通过设置双层的顶板,并通过缓冲器的设置,在发生矸石掉落的情况下,能够对顶板进行补强,并对冲击力进行有效缓冲,将冲击力转化为振荡作用,并逐渐消除,从而能够减少结构的硬性损坏,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减少维护保养的费用,应用在具有强烈动压的巷道内,满足高强安全防护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防护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煤矿沿空留巷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沿空留巷是采煤工作面后沿采空区边缘维护原回采巷道,为了回收传统采矿方式中留设的保护煤柱,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上一区段的顺槽重新支护留给下一个区段使用,这种留巷的做法是沿着采空区边缘在原顺槽位置保留就称为沿空留巷,沿空留巷可以最大限度回收资源,避免煤体损失。
目前,对于沿空留巷的防护主要采用锚杆、单柱支护、材料靠墙堆叠等支护方式为主,一些地方采用复合板对于墙体进行遮挡,存在的问题时,对于动压强烈的墙面,单一的复合板在动压下使用寿命难以保证,需要频繁的维护保养,浪费人力物力,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煤矿沿空留巷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煤矿沿空留巷支护结构,包括位于梯面巷道四周的底板、长侧板、顶板和短侧板,底板、长侧板、顶板和短侧板首尾对接,在顶板、长侧板和短侧板上均插装有向外侧延伸的锚杆,在顶板上还设有多个锚索,且顶板上的锚索和锚杆间隔交错设置,所述锚索和锚杆均通过高强度托板与对应安装面固定连接,高强度托板位于梯面巷道内侧,且高强度托板具有紧固件与安装面固定连接,所述高强度托板呈向梯面巷道内侧方向收口的圆台状,所述顶板为双层板,所述顶板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层板和下层板,在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具有多个定长杆,且定长杆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上层板和下层板,在上层板和下层板上设有定位螺母,定位螺母套装在定长杆上,在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还设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六角柱,六角柱两侧均设有压缩弹簧分别连接上层板和下层板,六角柱位于顶板上相邻的锚杆和锚索之间。
所述锚杆和锚索外壁上均具有水泥浆包裹层,在锚杆和锚索前端均包裹有端部树脂,通过水泥浆包裹层和端部树脂;所述长侧板和短侧板上的锚杆与水平面之间呈-30°~30°夹角设置,所述顶板上的锚杆和锚索与顶板垂直方向之间呈-30°~30°夹角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底板上方还设有补强装置;所述补强装置包括与顶板底面上端紧密贴合的契合板,契合板竖直方向的截面呈直角梯形,在契合板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顶升杆,顶升杆下端插装在液压支柱内,液压支柱底部固定在底板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契合板底部还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辅助支撑柱,辅助支撑柱用于在倾斜方向上对契合板进行支撑;所述辅助支撑柱由依次套装的多个中空杆通过紧固螺栓连接组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顶板、短侧板和长侧板外表面均覆盖有保护网,保护网为金属网或塑料网,在顶板、短侧板和长侧板外表面还设有多条加强带,加强带贴合在锚杆和锚索的安装点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设置双层的顶板,并通过缓冲器的设置,在发生矸石掉落的情况下,能够对顶板进行补强,并对冲击力进行有效缓冲,将冲击力转化为振荡作用,并逐渐消除,从而能够减少结构的硬性损坏,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减少维护保养的费用,应用在具有强烈动压的巷道内,满足高强安全防护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琳,未经吕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79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