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钓鱼用窝料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7922.9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0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培元 |
主分类号: | A01K97/04 | 分类号: | A01K9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马婷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钓鱼 料及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鱼用窝料及其制作方法,配方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胡豆8‑12%,黄豆8‑12%,菜枯4‑6%,花生枯4‑6%,蚕蛹8‑12%,北极小虾粉0.2‑0.4%,饲料专用鱼条2‑4%,维生素B20.2‑0.4%,维生素B60.2‑0.4%,小麦8‑12%,熟玉米8‑12%,黄米8‑12%,丁香0.2‑04.%,茴香0.2‑0.4%,肉桂0.5‑0.7%,其余为玉米。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采用适当的制备方法,制得有效提高钓到鱼的概率的诱饵窝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窝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钓鱼用窝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钓鱼是一种被多数人喜爱的休闲项目,一般多是在河流、湖泊、小溪等水域进行钓鱼,为了提高钓鱼的收益,有经验的钓鱼者多会选择在鱼窝子的地方进行钓鱼,由于选择鱼窝子受环境和经验的影响,初学者或一般钓鱼爱好者很难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钓鱼,因此收获往往不理想。
因此在钓鱼之前,往往需要在准备钓鱼的水域投放诱饵做窝,以吸引鱼群,增加钓鱼的概率。但是现有的诱饵窝料大多配方简单,效果参差不齐,导致钓鱼的效果不好,因此亟待制作一种方便家里制作且做窝效果好的钓鱼用窝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钓鱼用窝料及其制作方法,采用适当的制备方法,制得有效提高钓到鱼的概率的诱饵窝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钓鱼用窝料,它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胡豆8-12%,黄豆8-12%,菜枯4-6%,花生枯4-6%,蚕蛹8-12%,北极小虾粉02.-04.%,饲料专用鱼条2-4%,维生素B2 0.2-0.4%,维生素B6 0.2-0.4%,小麦8-12%,熟玉米8-12%,黄米8-12%,丁香0.2-0.4%,茴香0.2-0.4%,肉桂0.5-0.7%,其余为玉米。
进一步的,它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胡豆10%,黄豆10%,菜枯5%,花生枯5%,蚕蛹10%,北极小虾粉0.3%,饲料专用鱼条3%,维生素B2 0.3%,维生素B6 0.3%,小麦10%,熟玉米10%,黄米10%,丁香0.3%,茴香0.3%,肉桂0.6%,玉米24.9%。
一种钓鱼用窝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按相应的重量百分比分别称量各个原材料,留存备用;
步骤二:将胡豆、黄豆和玉米分别炒熟,留存备用;
步骤三:将熟胡豆,熟黄豆,菜枯,花生枯,蚕蛹,北极小虾粉,饲料专用鱼条,小麦,熟玉米,黄米,丁香,茴香,肉桂,和剩余未炒熟的玉米充分混合后,完全搅拌打碎后,摊平暴晒干燥;
步骤四:将晒干板结的混合物,研磨成粉末状颗粒,充分混合维生素B2,维生素B6,装袋完成制作;
步骤五:使用前,拆开包装袋,放入锅里蒸熟后,即可正常使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采用较为常见的五谷作为主料,并混合蚕蛹,北极小虾粉,饲料专用鱼条等较为腥香的材料为辅料,增加对于鱼类有较强吸引力的维生素和丁香,茴香,肉桂等,压实后研磨,配料之间比较紧密,进入水中后持续时间长,配方简单有效,原料易得,适合普通家用钓鱼爱好者自制,适宜广泛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钓鱼用窝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按相应的重量百分比分别称量各个原材料,留存备用;
步骤二:将胡豆、黄豆和玉米分别炒熟,留存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培元,未经李培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7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