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雾气口罩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7862.0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1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严木;林斌;燕保建;王文龙;苏立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爹地宝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27/00;A41H42/00;A41H4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董晗 |
地址: | 3503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气 口罩 制备 工艺 | ||
1.一种防雾气口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嘴部定型条、内层材料、中层材料和外层材料压合,然后进行嘴部定型条热封,得到预复合材料;
步骤2、将预复合材料进行四折包折,得到复合材料;
步骤3、将鼻梁定型条、防雾挡片和复合材料压合,然后依次进行边缘包折、超声波封边和裁切,得到防雾气口罩的面罩部;
所述步骤2中用于进行四折包折的装置为四折包折机;
所述四折包折机包括上压部和下压部;所述上压部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扭转导板、第二扭转导板、第三扭转导板和第四扭转导板;所述下压部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第三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位于第一扭转导板和第二扭转导板之间的间隔处的下方,所述第二底板位于第二扭转导板和第三扭转导板之间的间隔处的下方,所述第三底板位于第三扭转导板和第四扭转导板之间的间隔处的下方;
所述第一扭转导板、第二扭转导板、第三扭转导板和第四扭转导板之间的间距从进料端至出料端逐渐缩小,所述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和第三底板之间的间距从进料端至出料端逐渐缩小;
所述第一扭转导板和第二扭转导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扭转导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三扭转导板和第四扭转导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扭转导板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三压板和第四压板,所述第一扭转导板和第三扭转导板的扭转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底板包括第一连接板,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边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连接,且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板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第一支撑板距离地面;所述第二底板与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且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第二支撑板距离地面的高度;所述第三底板与第一底板呈镜面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气口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3中的压合为热压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气口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嘴部定型条热封为:在嘴部定型条的外围进行热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气口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4、将防雾气口罩的面罩部与耳带或耳绳连接得到防雾气口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气口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材料为纺粘无纺布,所述中层材料为熔喷布,所述外层材料为防水纺粘无纺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气口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挡片由直线型的第一线段和弧形的第二线段围成;步骤3的压合中防雾挡片位于第一线段一端的部分与复合材料压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气口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梁定型条设置于防雾挡片和复合材料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气口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嘴部定型条设置于内层材料和中层材料之间,或者设置于中层材料和外层材料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气口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别将嘴部定型条材料和鼻梁定型条材料进行校直、分切,得到嘴部定型条和鼻梁定型条;
步骤2、嘴部定型条,以及成卷的内层材料、中层材料和外层材料分别经开卷后输送至第一压合处进行压合,然后在嘴部定型条外围进行热压,得到预复合材料;
步骤3、将预复合材料进行四折包折,得到复合材料;
步骤4、将鼻梁定型条、防雾挡片和复合材料压合,然后依次进行边缘包折、超声波封边和裁切,得到防雾气口罩的面罩部;
步骤5、将防雾气口罩的面罩部与耳带或耳绳连接得到防雾气口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爹地宝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爹地宝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78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