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动人员疲惫状态监测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7793.3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7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丁志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志莲 |
主分类号: | A61B5/389 | 分类号: | A61B5/389;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人员 疲惫 状态 监测 平台 | ||
1.一种运动人员疲惫状态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
套状结构,用于设置在人体上肢或者下肢上,用于扣接人体上肢或者下肢;
肌电测量机构,包括肌电传感设备、第一放大电路、第一滤波电路、第二放大电路、第二滤波电路和模拟输出电路,所述肌电传感设备设置在运动后运动人员的皮肤上,内置电极用于测量皮肤下方肌肉随时间释放的电流波形以作为第一电流波形,所述第一放大电路与所述肌电传感设备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电流波形执行低噪声前置放大操作,以获得第二电流波形,所述第一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一放大电路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二电流波形执行低通滤波操作,以获得第三电流波形,所述第二放大电路与所述第一滤波电路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三电流波形执行后置放大处理,以获得第四电流波形,所述第二滤波电路与所述第二放大电路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第四电流波形执行高通滤波处理,以获得第五电流波形,所述模拟输出电路与所述第二滤波电路连接,用于输出所述第五电流波形;
分时提取设备,与所述模拟输出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五电流波形,并采用预设时间间隔从所述第五电流波形上提取最新数份电流值以作为数份模拟电流数值,所述数份模拟电流数值的数量固定为预设数量;
疲惫识别机构,与所述分时提取设备连接,用于将所述数份模拟电流数值作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参数,执行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获得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参数即疲惫程度百分比;
其中,将所述数份模拟电流数值作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参数,执行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获得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参数即疲惫程度百分比包括:获得的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参数即疲惫程度百分比越接近百分之一百,对应的运动后运动人员的肌肉状态越疲惫;
其中,所述肌电测量机构、所述分时提取设备和所述疲惫识别机构都设置在所述套状结构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人员疲惫状态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数份模拟电流数值作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参数,执行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以获得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参数即疲惫程度百分比包括:获得的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参数即疲惫程度百分比越接近零,对应的运动后运动人员的肌肉状态越精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人员疲惫状态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
现场显示机构,与所述疲惫识别机构连接,用于接收并显示所述疲惫程度百分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动人员疲惫状态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肌电测量机构设置在所述套状结构的内侧表面,所述分时提取设备和所述疲惫识别机构都设置在所述套状结构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人员疲惫状态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现场显示机构设置在所述套状结构的外表面且所述现场显示机构集成有触摸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动人员疲惫状态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
模型解析机构,用于以每一不同疲惫程度百分比作为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参数,将具有对应疲惫程度百分比的运动后运动人员经过所述肌电测量机构和所述分时提取设备获取的数份模拟电流数值作为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参数,对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以获得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动人员疲惫状态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还包括:
信号存储机构,与所述模型解析机构连接,用于存储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各项配置参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动人员疲惫状态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型解析机构与所述疲惫识别机构连接,用于将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发送给所述疲惫识别机构以供其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志莲,未经丁志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779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