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草甘膦的AIE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7420.6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4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发福;郭红玉;林良斌;林建荣;郑思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35/22 | 分类号: | C07C335/22;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草甘膦 aie 荧光 探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草甘膦的AIE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氮气气氛下,化合物2与异硫氰酸苯酯于适量干燥二氯甲烷中搅拌回流5~15小时,TLC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蒸去大部分溶剂,加入适量石油醚析出沉淀,过滤沉淀干燥得到浅黄色固体,即为所述AIE荧光探针化合物1。本发明所制备的化合物1在草甘膦存在下荧光发生显著改变,其它农药的存在基本不干扰草甘膦的检测,检测限为8.35μM,可用于选择性灵敏检测草甘膦农药,这对于复杂环境和真实样品中草甘膦农药的检测有明确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草甘膦的AIE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灭生性除草剂,对多年生根杂草非常有效,广泛用于橡胶、桑、茶、果园及甘蔗地。在施药过程中,很容易污染或残留在相关果蔬的叶、茎、果实等部位,进一步进入人体后会造成较大危害。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孟山都的农药草甘膦,商品名“农达”可能致癌,并将草甘膦列为2A类致癌物。基于此,检测草甘膦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开发草甘膦的快速检测技术十分必要。目前,草甘膦的检测技术主要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这些方法均需要使用昂贵的设备,样品的前处理复杂,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高,不适合于现场的快速检测。因此,开发出能快速简便、准确、成本低廉的草甘膦检测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荧光探针是分子探针领域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检测技术,其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方便快速、成本低、不需预处理和可现场检测等优点。其中,有机荧光分子具有结构稳定、合成方便、成本低、易于操作、灵敏度与选择性俱佳等特性,而且还能够实现现场实时检测,应用前景广阔。但传统的有机荧光探针由于其在水相中的聚集诱导荧光猝灭效应,限制了其实际用途。近年来,聚集诱导发光(AIE)荧光探针作为一种在水相中能有效发光的新型探针备受瞩目。因此,利用AIE荧光探针在水相发出强荧光的特点,设计合成能在水相高选择性灵敏检测草甘膦的有机荧光探针,现实意义重大,应用前景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用于草甘膦检测的AIE荧光探针,通过明显的荧光猝灭可以灵敏地选择性检测到草甘膦的存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草甘膦的AIE荧光探针,其化学名为(Z)-1-(4-(苯基硫脲基))-苯基-1-氰基-2-(4-己氧基)苯基乙烯(化合物1),其分子式为C29H29N2OS,该AIE荧光探针是一个氰基二苯乙烯单元取代于硫脲结构的化合物,其具体结构为: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草甘膦的AIE荧光探针(化合物1)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化合物1合成路线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2,是指4-氨基-4’-己氧基氰基二苯乙烯,按公开文献“Sens.Actuators B:Chem.2014,202:209-216”方法制备获得。
该化合物1((Z)-1-(4-(苯基硫脲基))-苯基-1-氰基-2-(4-己氧基)苯基乙烯)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氮气气氛下,化合物2(4-氨基-4’-己氧基氰基二苯乙烯)与异硫氰酸苯酯(摩尔比1:1~6)于适量干燥二氯甲烷中搅拌回流5~15小时,TLC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毕,蒸去大部分溶剂,加入适量石油醚析出沉淀,过滤沉淀干燥得到浅黄色固体,即为所述AIE荧光探针(化合物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7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