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系数高且具有防沉降功能的混凝土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6640.7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7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屠建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宝丰管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58;E02D5/48;E02D5/72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樊广秋 |
地址: | 350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系数 具有 沉降 功能 混凝土 | ||
本发明涉及管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稳定系数高且具有防沉降功能的混凝土管桩,包括混凝土管桩,所述混凝土管桩包括管桩口,所述管桩口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固环套,所述加固环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管桩柱体,所述管桩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管桩尖体,所述混凝土管桩的内部上端设有方形块,所述方形块的下端通过固定柱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左右两侧均竖向穿插有防沉降柱,两个所述防沉降柱接近升降板的一端均焊接有压块,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合理,使其便于防止其沉降,且方便管桩的进入,稳定系数高,使用一种稳定系数高且具有防沉降功能的混凝土管桩实用性高,方便其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系数高且具有防沉降功能的混凝土管桩。
背景技术
管桩是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的工程桩,主要用于桩基工程,能够提高地基与基础的承载力,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因具有耐打、耐压、穿透力强,单桩竖向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造价便宜,施工工期短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较高的强度,但是由于其重量较重,在沉桩后存在与地基环境脱轨的可能,从而导致不可控的沉降发生,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尽管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较高的强度,但是由于其重量较重,在沉桩后存在与地基环境脱轨的可能,从而导致不可控的沉降发生,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且不沉降的同时又会导致下桩不好下的情况,因此设计一种稳定系数高且具有防沉降功能的混凝土管桩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稳定系数高且具有防沉降功能的混凝土管桩,使其便于管桩的进入,且能防止其沉降,稳定系数高,使用一种稳定系数高且具有防沉降功能的混凝土管桩实用性高,方便其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稳定系数高且具有防沉降功能的混凝土管桩,包括混凝土管桩,所述混凝土管桩包括管桩口,所述管桩口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固环套,所述加固环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管桩柱体,所述管桩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管桩尖体,所述混凝土管桩的内部上端设有方形块,所述方形块的下端通过固定柱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左右两侧均竖向穿插有防沉降柱,两个所述防沉降柱接近升降板的一端均焊接有压块,两个所述防沉降柱接近加固环套的底端套装有挡板,两个所述防沉降柱的下部且位于挡板的上端活动套装有第一弹簧,所述混凝土管桩的内部横向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与管桩柱体的两侧壁相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底端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齿条板,所述混凝土管桩的内部横向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右两侧与管桩柱体的两侧壁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齿条板的下端均贯穿隔板、限位板且延伸至其下端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通过销轴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下端通过活动件分别连接有两个卡杆,所述卡杆的内侧均设有限位槽,所述管桩尖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通口,两个所述通口的内侧均设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均贯穿限位槽与通口的前后端内壁相连接,所述卡杆贯穿通口且延伸至其外侧连接有弧形卡尺,所述管桩柱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若干个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套装有与第一齿条板相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管桩柱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板,两个所述第二齿条板相远离的一侧均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管桩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若干个与连接杆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均设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的外部均活动套装有防沉降锯齿。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位于加固环套的内部,所述加固环套的宽度要大于管桩口与管桩柱体。
优选的,所述加固环套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防沉降柱相匹配的出口,所述出口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有限定槽,所述限定槽的内侧均滑接有限定块,所述限定块的上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件均与防沉降柱相连接,所述限定槽的内侧且位于两个限定块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第二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宝丰管桩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宝丰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66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