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追肥用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6151.1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9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铁成;王连林;于瑞芹;张丽英;陈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沣田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40 | 分类号: | C05G3/40;C05G3/90;C05G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梦泽 |
地址: | 06410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追肥 用复混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追肥用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肥料技术领域,所述复混肥包括以下原料:尿素、硫酸铵和硫酸钾。本发明的复混肥是以尿素和硫酸铵为氮源、以硫酸钾为钾源的酰胺态氮、铵态氮双铵钾复混肥,该肥料用作追肥。本发明的复混肥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性和预防作物虫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追肥用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追肥,是指在植物生长期间为补充和调节植物营养而施用的肥料。追肥的主要目的是补充基肥的不足和满足植物中后期的营养需求。
目前的追肥用肥料包括尿素、硫酸铵等,其中,尿素属于有机氮肥,施入土壤后,需经过土壤中的尿酶或微生物分解作用,水解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在水田状态下成为氨,在旱田状态下虽然氨也能够被吸收,但主要成为硝酸才被吸收利用。通常条件下,尿素施入土壤中需7天以上的时间进行转化,才在植物体的表象上显现出来,多以叶色转变为浓绿为基本特征。硫酸铵是氮肥的主要品种,也是提供作物营养元素硫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一种生理酸性速效氮肥。传统方法施用追肥大部分是尿素、硫酸铵等肥料单独施用或者简单混合后施用,增产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追肥用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复混肥能够明显提高作物产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追肥用复混肥,包括以下原料:尿素、硫酸铵和硫酸钾;以N计,所述复混肥氮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30%;以K2O计,所述复混肥中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5%;所述尿素和硫酸铵提供的N的质量比为(2~3):1;所述复混肥的粒径为3.4~4mm。
优选的,所述复混肥的含水量为2%~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尿素、硫酸铵和硫酸钾混合,得到混合料,在所述混合料中加入水蒸气,使物料含水量至8%~10%,挤压制粒,得到湿润颗粒;
2)对所述湿润颗粒进行干燥,过筛,收集粒径为3.4~4mm的颗粒,得到复混肥。
优选的,所述干燥的方式包括烘干;所述烘干的初始温度为60~80℃;所述烘干的终止温度为30~3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复混肥或者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复混肥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性或预防作物虫害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作物包括水稻、玉米、番茄、茄子或辣椒。
优选的,当所述作物为水稻时,所述复混肥的施用时期包括水稻返青期;所述复混肥的施用量为150~250kg/公顷。
优选的,当所述作物为玉米时,所述复混肥的施用时期包括小喇叭口期;所述复混肥的施用量为10~20kg/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追肥用复混肥,包括以下原料:尿素、硫酸铵和硫酸钾。本发明的复混肥是以尿素和硫酸铵为氮源、以硫酸钾为钾源的酰胺态氮、铵态氮双铵钾复混肥,该肥料用作追肥。酰胺态氮发挥作用迟缓,一般需要7d以上才能见效,而铵态氮2~3d即可见效,酰胺态氮和铵态氮的长短效果结合,能够长效补加氮元素,另外,硫酸钾是弥补作物生长后期钾元素,提高作物抗倒伏和抗旱能力。本发明的复混肥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增强作物抗性和预防作物虫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沣田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沣田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61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