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田尺度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遥感评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65371.2 | 申请日: | 2021-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4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付俊娥;庞治国;吕娟;江威;路京选;杨昆;李琳;李小涛;曲伟;宋文龙;冯天时;覃湘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田 尺度 作物 水分 利用 效率 遥感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农田尺度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遥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研究区作物全生育期蒸散量ET和全生育期总初级生产力GPP;
S2、根据ET和GPP计算得到作物水分生产率WP;
S3、对WP与ET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作物水分生产率最大时的作物全生育期耗水量ETmin,对GPP与ET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作物总初级生产力最大时的作物全生育期耗水量ETmax,确定ETmin~ETmax区间为作物的适宜耗水区间;
S4、根据ET与ETmin以及ETmax的关系对作物分布区进行区间划分,得到研究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评价分类结果;
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对作物的WP值与ET值进行散点图分析,得到作物耗水量-水分生产率模型:
WP=a1×ET2+b1×ET+c1
其中a1,b1,c1均为回归系数;
S32、根据作物耗水量-水分生产率模型,得到作物水分生产率最大时的作物全生育期耗水量ETmin:
S33、对作物的GPP值与ET值进行散点图分析,得到作物耗水量-作物总初级生产力模型:
GPP=a2×ET2+b2×ET+c2
其中a2,b2,c2均为回归系数;
S34、根据作物耗水量-作物总初级生产力模型,得到作物总初级生产力最大时的作物全生育期耗水量ETmax:
S35、确定ETmin~ETmax区间为作物的适宜耗水区间;
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分步骤:
S41、若ET≤ETmin,则该作物分布区属于水量不足区;若ETminET≤ETmax,则进入步骤S42;若ETETmax,则进入步骤S43;
S42、将ET作为自变量输入作物耗水量-水分生产率模型,得到作物目标水分生产率WPmax,将实际作物水分生产率WP与作物目标水分生产率WPmax进行对比,若WPWPmax,则该作物分布区属于水量适宜区,若WP≤WPmax,则该作物分布区属于灌溉不合理区;
S43、计算作物生育期内的总水分盈亏量ID并进入步骤S44:
ID=∑(ETi-Pei)
其中ETi表示作物某生育阶段的实际耗水量,Pei表示作物某生育阶段的有效降雨量;
S44、若ID0,则该作物分布区属于过量灌溉区,若ID≤0,则该作物分布区属于水量适宜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尺度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遥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分步骤:
S11、获取研究区作物空间分布栅格数据,确定作物生育期;
S12、下载作物生育期时段内的MODIS MOD16A2HGF蒸散量ET产品和MOD17A2HGF总初级生产力GPP产品,并根据产品导出的质量标识层,在标识有云或质量不佳的区域范围内选择3年内相同时段的同类产品进行最大值合成法处理,得到处理后的作物生育期内的ET和GPP空间分布数据;
S13、对作物生育期内的ET进行累加,并利用作物空间分布栅格数据对其进行掩模处理,得到研究区作物分布区的ET空间分布图;
S14、对作物生育期内的GPP进行累加,并利用作物空间分布栅格数据对其进行掩模处理,得到研究区作物分布区的GPP空间分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53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滑微透镜结构表面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平滑微透镜结构表面的制备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