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油改性的防眩光增透镀膜溶液、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4843.2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0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王科;周志文;蔡敬;陈海峰;陈志鸿;何进;唐高山;纪朋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30 | 分类号: | C03C17/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莹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油 改性 眩光 镀膜 溶液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油改性的防眩光增透镀膜溶液、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太阳能玻璃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硅油改性的防眩光增透镀膜溶液,含有改性羟基硅油溶胶、造孔剂、硅烷偶联剂以及稀释剂,通过辊涂的镀膜工艺在玻璃表面镀制成膜后,改性羟基硅油溶胶内的颗粒在膜层中会形成微凸结构,从而使得玻璃具有防眩光效果。本发明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镀膜溶液,适用于镀膜效率最高的滚涂工艺,加工简单,不需采用雾化喷涂的方式;也不需额外镀制多层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玻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油改性的防眩光增透镀膜溶液、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光伏玻璃原片为镀制1层或者多层增透膜(AR膜)绒面钢化玻璃,应用于光伏组件上作为盖板玻璃,组件安装在户外,一定角度下会产生严重的反射光,形成眩光效应。
随着光伏组件的普及应用,光伏组件从山区、海边和沙漠中的发电站,逐渐进入了城市幕墙、屋顶和私家应用,但现有光伏组件有较强的反光、炫目和光污染等缺点,这将会限制光伏组件在城市内部的应用,光伏组件厂商也将对幕墙、屋顶、公路边等区域光伏组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光伏组件盖板玻璃具有防炫目、防眩光效果,因此太阳能防眩光玻璃应要求而诞生。
减少玻璃眩光现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玻璃表面上形成绒面,使光线形成漫反射,陷光,透射,从而达到防眩光的目的。目前,产生防眩光玻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取氢氟酸腐蚀,在玻璃表面腐蚀掉一定量的氧化硅,形成凹凸绒面,形成对光的漫反射,该方法的特点是方法简单,腐蚀速度快。但是,该方法的缺点也是危害极大的,氢氟酸是腐蚀性极强的酸,对人体、对大气、对土壤环境都会产生极大侵害和污染,国家严格控制使用,并且只能达到防眩光效果无增透作用。例如,专利《一种防眩光与可见光减反射双功能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防眩光膜层采取弱酸腐蚀法得到。
2)镀制防眩光涂层,通过雾化喷涂,将防眩光镀膜溶液雾化成液珠涂覆在玻璃表面,固化烘干后,形成颗粒堆积的粗糙表面,起到防眩光效果。特点,雾化形成的颗粒是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不能进行钢化处理,使用的玻璃需要先刚后镀,耐候性能较差,无增透效果。例如,专利《一种高效增透减反玻璃的制备方法》公开了在玻璃表面涂覆AR镀膜溶液。
3)在玻璃表面压制凹凸结构。具体做法是在玻璃成型阶段经特殊压辊直接在玻璃上表面压制特殊花纹,加大表面粗糙度及反射弧度来增加漫反射效果,从而制得防眩光玻璃。然而,这种玻璃在光伏组件的应用中还需要二次镀制增透膜,以达到增透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光伏组件玻璃在处理防眩光效果时,无法同时兼具增透功能,或需要二次镀制增透膜,工序繁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硅油改性的防眩光增透镀膜溶液,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成分:
造孔剂5%~20%;
改性羟基硅油溶胶10%~25%;
硅烷偶联剂0.1%~1%;
稀释剂54%~85%;
所述改性羟基硅油溶胶由羟基硅油改性得到,羟基硅油为分子量500-900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改性羟基硅油溶胶由烷氧基硅烷10%~30%、羟基硅油1%~10%、溶剂60%~70%以及催化剂0.01%~0.1%制得。
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烷氧基硅烷选自四乙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4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