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位装置、定位单元、定位组件及定位组件的卸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4807.6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8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张健;李白;马高峰;刘大伟;康清明;唐新权;马庆东;杨世杰;黄韬睿;商忠河;丁言兵;李文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2 | 分类号: | E04G25/02;E04G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吴航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装置 单元 组件 卸载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定位单元、定位组件及定位组件的卸载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用于建筑支撑柱的定位和支撑,建筑支撑柱包括辅助支柱,所述定位单元包括支撑梁、至少一个第一垫板和多个止挡结构,第一垫板垫设于支撑梁的下方,支撑梁用于支撑辅助支柱,止挡结构与支撑梁连接,所有止挡结构合围形成定位部,定位部适于辅助支柱水平方向的定位。由此,当建筑物的内应力发生变化时,通过支撑梁支撑辅助支柱,止挡结构与支撑梁连接,所有止挡结构合围形成定位部,使止挡结构可以限定辅助支柱水平方向的位移,实现了辅助支柱水平方向的定位,从而降低了所述建筑物的位型变化量,便于后续的施工找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定位单元、定位组件及定位组件的卸载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跨度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搭建临时支撑结构来支撑主体结构。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还要对临时支撑结构进行卸载。由于临时支撑结构通常仅能实现对主体结构的竖向支撑,当主体结构的内应力发生变化时,临时支撑结构难以限定主体结构的水平向位移,导致主体结构的位型变化幅度过大,对后续的施工找型造成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主体结构的位型变化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装置,用于建筑支撑柱的定位和支撑,所述建筑支撑柱包括辅助支柱,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梁、至少一个第一垫板和多个止挡结构,所述第一垫板垫设于所述支撑梁的下方,所述支撑梁用于支撑所述辅助支柱,所述止挡结构与所述支撑梁连接,所有所述止挡结构合围形成定位部,所述定位部适于所述辅助支柱水平方向的定位。
可选地,所述止挡结构包括止挡件和多个第二垫板,所述止挡件与所述支撑梁连接,所述第二垫板分别与所述辅助支柱和所述止挡件贴合。
可选地,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多个备用垫板,所述备用垫板的厚度不同,且所述备用垫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垫板或所述第二垫板的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定位装置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当所述建筑物的内应力发生变化时,本发明通过所述支撑梁支撑所述辅助支柱,所述止挡结构与所述支撑梁连接,所有所述止挡结构合围形成定位部,使所述止挡结构可以限定所述辅助支柱水平方向的位移,实现了所述辅助支柱水平方向的定位,增加了所述定位装置对所述建筑物的支撑稳定性,从而降低了所述建筑物的位型变化量,便于后续的施工找型。通过所述第一垫板位于所述支撑梁下方,在所述支撑梁的卸载过程中,仅需将所述第一垫板抽出便可实现所述第一垫板的卸载,从而便于所述第一垫板的卸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定位单元,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单元还包括塔架,所述塔架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支撑梁的相对两侧,所述限位柱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梁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定位槽侧壁贴合,且所述滑块适于沿所述滑槽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定位单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两个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支撑梁的相对两侧,所述限位柱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滑块与所述定位槽贴合,使所述定位槽可以限制所述支撑梁的水平位移,可以避免在所述支撑梁竖向卸载过程中,所述辅助支柱推动所述支撑梁产生水平位移,进而使所述支撑梁的卸载过程中更为稳定、安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定位组件,包括多个上所述的定位单元,应用于环形建筑,所述环形建筑包括建筑环梁和多个所述建筑支撑柱,所有所述建筑支撑柱沿所述建筑环梁的周向设置,所述定位单元的位置分别与所述建筑支撑柱的辅助支柱相对应,径向止挡结构用于所述辅助支柱沿所述建筑环梁径向的定位,环向止挡结构用于所述辅助支柱沿所述建筑环梁环向的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定位组件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48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高炉铁水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城市能源平衡管理系统及其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