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OSS的巯基-烯点击化学法制备超疏水纺织品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264487.4 | 申请日: | 2021-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强;王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D06M15/37 | 分类号: | D06M15/37;D06M13/513;D06M13/252;D06M15/643;D06M101/34;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苏张林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oss 巯基 点击 化学 法制 疏水 纺织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OSS的巯基‑烯点击化学法制备超疏水纺织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尼龙56/棉交织织物预处理后,浸泡在多巴胺水溶液中进行改性处理,得到多巴胺改性的尼龙56/棉交织织物;S2.采用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对步骤S1得到的织物进行改性,得到巯基改性的尼龙56/棉交织织物;S3.将步骤S2得到的织物浸入含有疏水性硫醇、含碳碳双键的POSS硅氧烷和光引发剂的混合溶液中,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发生点击偶联反应,从而得到超疏水尼龙56/棉交织织物。通过该法制备的超疏水纺织品,疏水物质是以化学键的形式接枝在织物表面,可以提高超疏水纺织品的耐酸碱、水洗、摩擦、紫外光照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OSS的巯基-烯点击化学法制备超疏水纺织品。
背景技术
尼龙56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性纤维,其优势尤为突出,环保,性能佳,能够提升终端织物舒适性,它的玻璃化温度,强度,柔软度,回弹性都优于尼龙6,尼龙66的产品。棉织物吸水性强,耐磨耐洗,柔软舒适,冬季穿着保暖性好,夏季穿着透气凉爽,棉织物以其优良的服用性能而成为最常用的童装材料之一,是最为普及的童装面料。但其弹性较差,缩水率较大,容易起皱。然而尼龙56/棉交织织物可以综合两种纤维的优点取长补短,若是赋予其超疏水性能,可以拓展它的应用领域。
构造超疏水表面有两个原则,一是降低表面的表面能,二是增加表面的粗糙度。制造超疏水表面的方法也有很多方法例如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层层自组装、电化学等方法,现有超疏水表面的大多数微米/纳米级结构易受机械损坏或脱离,然后失去其超疏水性。并且,用于制造超疏水表面的低表面能材料通常不能承受高温,紫外线辐射和腐蚀性液体。上述这些缺点极大地限制了超疏水表面的实际应用。并且多数方法使用含氟试剂,破坏生态环境,因此,简便、环保、廉价的制造超疏水的方法是目前所急需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POSS巯基-烯点击化学法制备超疏水纺织品的方法,通过该法制备的超疏水纺织品,疏水物质是以化学键的形式接枝在织物表面,可以提高超疏水纺织品的耐酸碱、水洗、摩擦、紫外光照等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POSS的巯基-烯点击化学法制备超疏水纺织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尼龙56/棉交织织物预处理后,浸泡在多巴胺水溶液中进行改性处理,得到多巴胺改性的尼龙56/棉交织织物;
S2.采用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对步骤S1得到的织物进行改性,得到巯基改性的尼龙56/棉交织织物;
S3.将步骤S2得到的织物浸入含有疏水性硫醇、含碳碳双键的POSS硅氧烷和光引发剂的混合溶液中,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发生点击偶联反应,从而得到超疏水尼龙56/棉交织织物。
本发明通过多巴胺氧化聚合形成聚多巴胺涂层,从而在棉纤维和尼龙56纤维表面搭建富含羟基的二级反应平台;然后通过巯基改性尼龙56/棉交织织物,赋予尼龙56/棉交织织物巯基反应官能团;再用含碳碳双键的POSS硅氧烷和含有巯基的疏水性硫醇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从而在纤维表面形成疏水物质,成功制备出超疏水尼龙56/棉交织织物。经过测试,该织物的静态接触角可达160°,滑动角可达9°。重要的是,所制备的超疏水织物具有较好的耐环境性能,能够耐酸碱、水洗、摩擦、紫外光照等性能,同时具有油水分离的功能,拥有很好的疏水稳定性。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尼龙56/棉交织织物为包含50%棉纤维和50%尼龙纤维的交织织物。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预处理为:依次用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对所述尼龙56/棉交织织物进行超声清洗,每种溶剂下超声清洗15-30min,清洗结束后取出布样,烘干。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多巴胺水溶液的浓度为0.5-5g/L,pH值为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苏州大学;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4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