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腰椎病膏贴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63653.9 | 申请日: | 2021-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8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李济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70;A61K47/32;A61K47/24;A61K47/10;A61P19/08;A61P29/00;A61K35/646;A61K31/125;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腰椎病 | ||
1.一种用于治疗腰椎病膏贴,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布层、防水涂层、膏贴药涂层和在膏贴药涂层的下面加贴一层硅油离型纸,还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氟乙烯6-20份、有机硅化合物5-15份,四氟丙醇20-40份、碳化硅纳米粒子5-17份、催化剂3-8份、流平剂5-13份、消泡剂6-12份,蒲黄25-35份、全蝎10-20份、骨碎补12-22份、杜仲12-23份、干姜11-18份、樟脑7-16份、白面33-56份、田七6-18份、穿山甲9-14份、制马钱子6-19份、白芨11-17份、白附子4-11份、甘油9-19份、乳香5-13份、三乙醇胺6-15份;该用于治疗腰椎病膏贴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S1、将以上重量份的聚氟乙烯、有机硅化合物、四氟丙醇、碳化硅纳米粒子加入到反应釜混合,升温至110-180℃,搅拌40-80min,冷却到30℃,加入催化剂、流平剂、消泡剂,搅拌30-50min,得到防水涂层,将涂层涂覆到面布层进行烘干、冷却;
S2、将以上重量份的蒲黄、全蝎、骨碎补、杜仲、干姜、樟脑、白面、田七、穿山甲、制马钱子、白芨、白附子混合研磨粉碎,制得粉末混合物;
S3、将粉末混合物进行大火煎煮10-15min,转小火煎30-50min,过滤制得药液,冷却,然后加入甘油、乳香、三乙醇胺,搅拌均匀,乳化形成膏药;
S4、将膏药涂覆在防水层远离面布层的一侧,然后冷却后覆盖上硅油离型纸,即得所述用于治疗腰椎病膏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腰椎病膏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氟乙烯8-20份、有机硅化合物7-15份,四氟丙醇25-40份、碳化硅纳米粒子7-17份、催化剂5-8份、流平剂7-13份、消泡剂8-12份,蒲黄27-35份、全蝎12-20份、骨碎补14-22份、杜仲14-23份、干姜13-18份、樟脑9-16份、白面35-56份、田七8-18份、穿山甲11-14份、制马钱子8-19份、白芨13-17份、白附子6-11份、甘油11-19份、乳香7-13份、三乙醇胺8-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腰椎病膏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氟乙烯13份、有机硅化合物10份,四氟丙醇30份、碳化硅纳米粒子11份、催化剂6份、流平剂9份、消泡剂9份,蒲黄30份、全蝎15份、骨碎补17份、杜仲18份、干姜15份、樟脑12份、白面44份、田七12份、穿山甲12份、制马钱子13份、白芨14份、白附子8份、甘油14份、乳香9份、三乙醇胺1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腰椎病膏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聚氟乙烯6-18份、有机硅化合物5-13份,四氟丙醇20-35份、碳化硅纳米粒子5-15份、催化剂3-6份、流平剂5-12份、消泡剂6-10份,蒲黄25-33份、全蝎10-18份、骨碎补12-19份、杜仲12-20份、干姜11-17份、樟脑7-15份、白面33-50份、田七6-15份、穿山甲9-12份、制马钱子6-17份、白芨11-15份、白附子4-10份、甘油9-17份、乳香5-12份、三乙醇胺6-13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腰椎病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搅拌的转速为240-320r/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腰椎病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有机硅化合物为四氯化硅、甲硅醇、甲硅烷、乙硅烷、三氯甲硅烷和四甲基甲硅烷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腰椎病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搅拌时长为20-40min,冷却到20-30℃,冷却时长为10-15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腰椎病膏贴,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防水涂层的厚度为2mm-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李济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李济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36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的相似性搜索
- 下一篇:便携终端、记录了钱包程序的记录介质以及钱包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