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窄钢带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3094.1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金根;胡黎明;张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73 | 分类号: | C21D9/573;C21D1/667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338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窄钢带 热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窄钢带热处理工艺,包括步骤:S1、淬火:采用淬火处理设备对退火后的窄钢带进行淬火处理;S2、窄钢带表面处理;S3、回火:对淬火后的窄钢带进行回火处理;其中,淬火处理设备包括上淬火箱、下淬火箱以及设置在上淬火箱和下淬火箱之间的面板组件,面板组件具有容纳窄钢带的冷却腔、第一过液孔和第二过液孔;在步骤S1中,第一过液孔将进入上淬火箱中的淬火介质引导至位于冷却腔中的窄钢带的上表面上,第二过液孔将进入下淬火箱中的淬火介质引导至位于冷却腔中的窄钢带的下表面上。本发明的窄钢带热处理工艺,采用淬火处理设备,可以满足窄钢带的淬火要求,提高窄钢带疲劳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窄钢带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钢带淬火热处理方式一般采用的是水淬、油淬、铅淬、气淬等方式,而当用户需要使用的钢带其疲劳次数达100万次以上时,钢带的内部组织就应为均匀的回火屈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以提高钢带的疲劳强度。
要达到提高钢带疲劳强度要求,目前国内均使用铅液等温淬火方式,此淬火方式由于在淬火过程中会产生铅尘,如人体吸入会对人的身体造成无可挽回的伤伤害,同时铅液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氧化形成固体渣,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地捞出,此固体渣的处理非常困难,处理不好将对环境造成影响。为此国家对铅液淬火有严格的规定,以防止对人体及环境的破坏。同时此方式对宽度小于20mm以下的钢带淬火,不但要解决钢带淬回火后的内部组织达到要求(回火屈氏体或下,而且要使钢带的直线度(每6米长相差不超过3mm)和板型质量(钢带的不平整度不超过钢带宽度的1%,同时每3米长钢带自由靠垂直墙体翘头不超过30mm)达到用户的要求,此种淬火方式由于控制手段不足很难满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窄钢带热处理工艺,目的是提高窄钢带疲劳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窄钢带热处理工艺,包括步骤:
S1、淬火:采用淬火处理设备对退火后的窄钢带进行淬火处理;
S2、窄钢带表面处理;
S3、回火:对淬火后的窄钢带进行回火处理;
其中,淬火处理设备包括上淬火箱、下淬火箱以及设置在上淬火箱和下淬火箱之间的面板组件,面板组件具有容纳窄钢带的冷却腔、第一过液孔和第二过液孔,冷却腔与多个第一过液孔和多个第二过液孔连通;在步骤S1中,第一过液孔将进入上淬火箱中的淬火介质引导至位于冷却腔中的窄钢带的上表面上,第二过液孔将进入下淬火箱中的淬火介质引导至位于冷却腔中的窄钢带的下表面上。
所述淬火介质为由淬火液和水混合而成的混合液,淬火液为Aqua Quench110,淬火液在混合液中的占比为18%-21%。
所述冷却腔设置多个,所有冷却腔为沿所述面板组件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
所述面板组件包括上面板、下面板以及设置于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的隔板,隔板设置多个,所述冷却腔位于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所述第一过液孔设置于上面板上,所述第二过液孔设置于下面板上,上面板和下面板位于所述上淬火箱和所述下淬火箱之间。
所述隔板为木质材质制成。
所述下面板具有让所述隔板嵌入的定位孔,定位孔设置多个。
所述步骤S1包括:
S101、第一次冷却:窄钢带经过淬火处理设备,淬火处理设备内的淬火介质喷射到窄钢带的表面上,使窄钢带冷却至第一温度;
S102、第二次冷却:窄钢带再次经过淬火处理设备,淬火处理设备内的淬火介质喷射到窄钢带的表面上,使窄钢带冷却至第二温度。
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在260℃-350℃范围内,所述第二温度为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30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