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质文物的修复和表面防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2849.6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5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君;褚双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漆髹缮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52 | 分类号: | C04B41/52;C04B41/53;C09D193/00;C09D5/08;C09D5/14;C09D7/65;C09D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物 修复 表面 防护 方法 | ||
1.一种石质文物的修复和表面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待修复石质文物进行排查,以确定石质文物的损害情况;
步骤二、除去石质文物表面的污迹,并进行清洗,之后去除石质文物的水分,备用;
步骤三、选取与待修复石质文物相同材质的石材,将石材粉碎后利用粘合剂对待修复石质文物进行修补;
步骤四、对步骤三修补后的石质文物进行封护性保护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质文物的修复和表面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石质文物的损害情况包括环境污染、酸雨破坏、风化、钙化、生物侵害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质文物的修复和表面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检测石质文物损害的方法包括成分分析、晶相分析、力学状态分析、超声波无损探伤、电法勘探检测裂隙、电子显微镜分析法、X衍射分析法、差热分析法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质文物的修复和表面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污迹包括一般性污迹、附着的盐分、附着的生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以上的组合;所述的一般性污迹包括灰尘、烟垢、生物垃圾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石质文物的修复和表面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除去一般性污迹的方法包括水洗、化学溶剂清洗、机械清除、热清除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除去附着盐分的方法包括水洗法、纸浆法、机械法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除去附着生物的方法包括药水杀灭清除、化学清洗、蒸汽清洗、微粒子喷射清洗、激光清洗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质文物的修复和表面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的粘合剂包括大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质文物的修复和表面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包括将石材研磨成40目、60目、80目的粉末,把粉末和粘合剂混合后对待修复石质文物进行修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质文物的修复和表面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包括采用透明大漆对步骤三修补后的石质文物进行封护性保护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石质文物的修复和表面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透明大漆的原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算的以下组分:漆酚60~80份、树胶质3~6份、水不溶性糖蛋白0.7~1份、漆树酶0.1~0.5份、水分15~20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石质文物的修复和表面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大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生漆,备用;
S2、将生漆多次过滤,收集筛余物;
S3、将S2收集的筛余物置于容器内进行常温搅拌,搅拌期间加入纯净水,且纯净水的加入量小于或等于筛余物的十分之一;
S4、将常温搅拌后的筛余物进行晒制,制得半透明漆,期间,晒制温度小于或等于45℃,晒制时间小于或等于3h,晒制后的半透明漆含水量为4%-6%;
S5、将S4制备的半透明漆放入容器中文火熬制,不停搅拌,半透明漆热至50℃,容器离开火,不停搅拌至半透明漆温度在30℃,再次加热,反复三次后加入20%的熟纯桐油,再次加热至60℃,不停搅拌再降温,反复三次后加入10%栀子油,再次加热至70℃,离火后,不停搅拌至温度在20℃,加入藤黄溶液8%,观察漆液为可拉丝牛顿体为止,制得所述的透明大漆,所述容器为钼合金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漆髹缮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漆髹缮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28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