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压抱紧式电缆测试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2574.6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黎明;周明阳;陈晓鸣;王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地中缆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张倩倩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压 抱紧 电缆 测试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压抱紧式电缆测试终端,包括外管体以及嵌套设置于外管体内的橡胶管;外管体两端周部分别固连橡胶管两端周部,且橡胶管外侧壁与外管体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使得橡胶管与外管体之间形成能够容置绝缘气体的封闭腔室;外管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封闭腔室的通气口,通气口上连接有通气阀;橡胶管内嵌设有应力锥或应力管。本发明采用气体作为绝缘介质实现电缆试验,无需变压器油,避免试验场地污染,减少电缆末端浪费带来的试验成本,且能够简化电缆测试过程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性能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气压抱紧式电缆测试终端。
背景技术
国家标准“GB/T 12706.3—2008 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Um=40.5kV)电缆”规定电缆的例行试验在3.5 U0耐压5min或者2.5U0耐压30min,以及1.73 U0下进行局放试验。电缆末端由于材料不连续导致电场分布比电缆本体内的电场分布更加复杂,突出表现在绝缘屏蔽边缘处电场强度明显增强,电压升高电缆会出现电晕、闪络或者电缆击穿等现象。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压电缆采用油杯进行耐压和局放试验,试验前将电缆绝缘屏蔽层剥去一定长度,然后将电缆末端浸入装有变压器油的油杯中,使变压器油没过电缆绝缘屏蔽断口,随后开展耐压和局放试验。
但上述试验方式仍存在一些弊端,一是试验时由于变压器油容易污染、受潮,造成耐压和局放试验通不过,因此需要频繁更换变压器油,或者对变压器油进行净化、干燥处理,前者造成变压器油的浪费,后者给试验带来不便。二是在更换试验样品过程中,变压器油的使用容易造成地面油污,使得试验现场不符合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三是电缆例行试验后电缆末端需要从成品电缆上去除,电缆末端过长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压抱紧式电缆测试终端,能够简化电缆测试过程的操作,无需变压器油,避免试验场地污染,减少电缆末端浪费带来的试验成本。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压抱紧式电缆测试终端,包括外管体以及嵌套设置于外管体内的橡胶管;
所述外管体两端周部分别固连橡胶管两端周部,且橡胶管外侧壁与外管体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使得橡胶管与外管体之间形成能够容置绝缘气体的封闭腔室;
外管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封闭腔室的通气口,通气口上连接有通气阀;
橡胶管内嵌设有应力锥或应力管。
本发明在应用时,可将去除绝缘屏蔽层的被试电缆端部置入橡胶管内,然后通过向封闭腔室内通入绝缘气体,使得橡胶管连带应力锥或应力管抱紧在被试电缆上。开始测试后,应力管或应力锥将发挥电场分布控制的能力,使得电缆终端的电场分布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可选的,气压抱紧式电缆测试终端还包括用于与被测电缆末端导体电连接的均压环。均压环可用于防止电缆末端放电对试验的影响,其具体安装形式可参考现有技术。
可选的,测试状态下,所述封闭腔室内充入有绝缘气体;所述绝缘气体为氮气或干燥空气。
可选的,气压抱紧式电缆测试终端还包括金属材质的底座和上盖,底座和上盖分别固定设置于外管体和橡胶管的两端;底座和上盖中心位置分别设有电缆孔。
可选的,所述电缆孔的直径、橡胶管的内径皆略大于被测电缆的绝缘层外径。可方便在试验时的安装与拆卸。
可选的,所述外管体包括同轴对接且内径相同的绝缘管与金属管,且绝缘管的长度远大于金属管的长度;金属管下端固连底座,绝缘管上端固连上盖;
所述应力管或应力锥的下端高于金属管上端;
所述通气口设置于金属管管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地中缆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地中缆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25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