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2381.0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3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龙;张旭;赵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F9/33;H01L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发光元件,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
形变模块,位于所述衬底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所述形变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形变元件,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形变模块中至少一个所述形变元件与所述发光元件交叠;所述形变元件包括形变阳极、形变层和形变阴极,所述形变层位于所述形变阳极与所述形变阴极之间;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主显示区和多个外围显示区,所述外围显示区相对所述主显示区朝向一侧弯折;多个所述外围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围显示区和第二外围显示区、以及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外围显示区和第四外围显示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所述形变模块包括第一形变模块和第二形变模块,所述第一形变模块包括第一形变元件和第二形变元件;同一所述第一形变模块中,所述第一形变元件与所述第二形变元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形变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外围显示区和所述第二外围显示区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形变模块包括第三形变元件和第四形变元件;同一所述第二形变模块中,所述第三形变元件与所述第四形变元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形变模块位于所述第三外围显示区和所述第四外围显示区中的至少一个。
2.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发光元件,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
形变模块,位于所述衬底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所述形变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形变元件,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形变模块中至少一个所述形变元件与所述发光元件交叠;所述形变元件包括形变阳极、形变层和形变阴极,所述形变层位于所述形变阳极与所述形变阴极之间;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主显示区和多个外围显示区,所述外围显示区相对所述主显示区朝向一侧弯折;多个所述外围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外围显示区和第二外围显示区,以及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外围显示区和第四外围显示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多个所述形变模块包括第三形变模块,所述第三形变模块包括第一形变元件、第二形变元件、第三形变元件和第四形变元件;同一所述第三形变模块中,所述第一形变元件与所述第二形变元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三形变元件与所述第四形变元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形变元件与所述第三形变元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二形变元件与所述第四形变元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所述第三形变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外围显示区、所述第二外围显示区、所述第三外围显示区以及所述第四外围显示区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形变元件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且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衬底与所述形变元件之间,且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截面上,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形变模块整体呈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位于所述梯形结构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表面的面积小于所述形变层临近所述衬底一侧表面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发光元件的中心一侧,所述形变阳极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靠近所述发光元件的中心一侧,所述形变阳极包括相互电绝缘的第一形变阳极和第二形变阳极,所述第一形变阳极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形变阳极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23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宽带毫米波混频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识别技术的叶片测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