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出入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2273.3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0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波;程巍;吉文雅;盛沿桥;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兰盛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5/06 | 分类号: | G07B15/06;G06Q20/40;G06Q20/14;G06K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领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0 | 代理人: | 王宁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出入 管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速出入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作为入口的第一位置处对用户的车辆进行图像识别,以获取所述车辆的车辆信息数据作为第一车辆信息数据;在作为出口的第二位置处对用户的车辆进行图像识别,以获取车辆的车辆信息数据作为第二车辆信息数据;当第一车辆信息数据与第二车辆信息数据指示相同车辆时,基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生成车辆的行程账单;以及采集用户的手脉数据,以获得待认证手脉特征,并且将待认证手脉特征与预先建立的绑定信息数据库中的与第一车辆信息数据和/或第二车辆信息数据相对应的基准手脉特征比对,以进行手脉识别。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出入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速处理管理方法一般采用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即,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与在收费站ETC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的微波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而能实现结算的目的。
然而,现有的ETC技术仅绑定车辆的信息,而无法精准追踪驾驶人员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速出入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能够在离开高速时对驾驶车辆的用户进行手脉识别,进而在手脉识别成功的情况下,通过预先绑定的账号进行支付,从而能够通过手脉识别精准追踪驾驶车辆的人员信息,并同时实现高速账单结算。因此,在例如需要搜索驾驶人员信息的情况下,能够快速确认驾驶人员的身份信息,对辅助公共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此外,本申请的高速出入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还能够判断车辆是否速度过快或者速度过慢。
本申请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速出入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入口车辆信息获取步骤,在作为入口的第一位置处对用户的车辆进行图像识别,以获取所述车辆的车辆信息数据作为第一车辆信息数据;出口车辆信息获取步骤,在作为出口的第二位置处对所述用户的所述车辆进行图像识别,以获取所述车辆的车辆信息数据作为第二车辆信息数据;行程账单生成步骤,当所述第一车辆信息数据与所述第二车辆信息数据指示相同车辆时,基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生成所述车辆的行程账单;以及手脉识别步骤,采集所述用户的手脉数据,以获得待认证手脉特征,并且将所述待认证手脉特征与预先建立的绑定信息数据库中的与所述第一车辆信息数据和/或所述第二车辆信息数据相对应的基准手脉特征比对,以进行手脉识别。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进行手脉识别,能够确认驾驶车辆的用户的身份,从而能够通过手脉识别精准追踪驾驶车辆的人员信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绑定信息数据库建立步骤,预先对所述用户进行手脉识别以获取所述用户的基准手脉特征,并且采集所述用户的车辆信息数据和支付账号数据,以将所述用户的所述基准手脉特征、所述车辆信息数据和所述支付账号数据进行绑定,以预先建立绑定信息数据库。
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述绑定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能够将用户的基准手脉特征、车辆信息数据和支付账号数据进行绑定,从而能够为通过手脉识别进行支付验证提供数据支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预先建立所述绑定信息数据库包括:手脉注册步骤,预先采集所述用户的手脉数据,并从所述手脉数据提取手脉特征作为基准手脉特征,以进行手脉注册;车辆信息数据登记步骤,获取所述用户的所述车辆的所述车辆信息数据;支付账号设定步骤,设定所述用户的用于支付的所述支付账号数据;以及信息绑定步骤,将所述基准手脉特征、所述车辆信息数据和所述支付账号数据进行绑定,以预先建立所述绑定信息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兰盛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深兰盛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22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