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件表面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2025.9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9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刘乾;李广生;刘普祥;李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C25F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8 | 代理人: | 王胜利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能***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表面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零件表面处理方法,涉及零件表面处理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快速降低叶轮表面的粗糙度,劳动强度高以及叶轮质量低的问题。所述零件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对零件的表面进行第一电磁抛光处理;对经过第一电磁抛光处理的零件依次进行喷砂处理和打磨处理,获得打磨后零件,打磨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一致;对打磨后零件进行第二电磁抛光处理,获得处理后零件;处理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小于打磨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件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件表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造的叶轮通常为铝合金叶轮,其表面较为粗糙。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钳工手工打磨叶轮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以降低铝合金叶轮表面的粗糙度。
由于叶轮零件中大叶片及小叶片前端较为尖锐,尺寸较小,钳工处理时极易损伤叶轮。又由于大小叶片中间区域面积较大,钳工打磨工作量较大,而且打磨时存在去除量不均匀的问题,容易导致叶轮动平衡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件表面处理方法,用于快速降低叶轮表面的粗糙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叶轮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件表面处理方法。该零件表面处理方法包括:
对零件的表面进行第一电磁抛光处理;
对经过第一电磁抛光处理的零件依次进行喷砂处理和打磨处理,获得打磨后零件,打磨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一致;
对打磨后零件进行第二电磁抛光处理,获得处理后零件;处理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小于打磨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零件表面处理方法中,首先通过对零件表面进行第一电磁抛光处理,以去除零件表面大部分的颗粒,初步降低零件表面的粗糙度。接着,对经过第一电磁抛光处理的零件进行喷砂处理,此时零件表面粗糙程度高的地方与粗糙程度低的地方显示的颜色不一样,进而可以将第一电磁抛光处理中未去除颗粒的部分或粗糙程度相对较高的部分显示出来,便于后续处理。之后,对经过喷砂处理显示出的零件表面未处理部分或粗糙程度相对较高的部分进行打磨处理,以获得表面粗糙度一致的打磨后零件。再之后,对打磨后零件进行第二电磁抛光处理,以获得处理后零件,此时处理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小于打磨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从上述处理过程中可知,对零件表面依次进行第一电磁抛光处理、喷砂处理、打磨处理以及第二电磁抛光处理,可以获得表面粗糙度合格的零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的人工打磨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降低零件表面的粗糙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还可以减少人工的参与。进一步地,由于减少了人工的参与,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零件表面处理方法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同时还可以解决人工对零件小尺寸部分或尖端部分的损伤问题,以及对零件表面颗粒去除量不均匀的问题,进而提高零件的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叶轮的左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叶轮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零件表面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为大叶片,11为小叶片,12为主体上表面,13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20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泡沫混凝土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养护窑和预制构件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