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槽试验用的物理模型水流作用力测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1745.3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7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星;蔡开玺;翁松干;孙静;朱大栋;侯苗;葛洋;王志寰;张馨元;巫旺;林洁;王逸然;王露露;张久威;章二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G01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孙志一 |
地址: | 21001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槽 试验 物理 模型 水流 作用力 测量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槽试验用的物理模型水流作用力测量系统,通过将气浮导轨对称设置在槽沿的上端面,气浮导轨设有导轨基座,导轨基座配置有滑块;滑块连接有支撑件,支撑件横跨在水槽本体的上方,支撑件的下端连接有物理模型;导轨基座的端部设有固定挡板,固定挡板横跨在水槽本体的上方,固定挡板靠近支撑件的一侧连接有测力传感器,滑块沿导轨基座移动,支撑件跟随滑块移动,支撑件带动物理模型触碰测力传感器。本发明采用气浮导轨,气浮导轨稳定性好、摩擦力小的特性,实现了物理模型近乎无摩擦状态的平移,水槽试验中,可以测量任意复杂形态或布局的物理模型水流作用力,测量效率高,精度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理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槽试验用的物理模型水流作用力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水问题的研究主要依靠基础理论、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但是鉴于此类问题的复杂性,且许多问题的机理性尚未认识清楚,许多技术问题还难以通过理论分析或数值模拟准确判断和预报,有必要开展相应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提高水灾害形成机理及防治研究水平。实际上,物理模型试验作为工程科研、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基础,一直都是各大科研院所学科能力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国内外大量重点工程建设的规划、可行性研究阶段,其中的关键问题无不需要通过物理模型来研究解决,早期工程中的水流泥沙问题,大都也采用原型观测和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加以解决。
水槽是一种常见的水工或河工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宽度一般在0.4~0.8m,高1~2m,长20~30m,流量50~200L/s,也有一些根据需要建设的较大尺度的水槽。水槽主要用于研究水流作用下的工程水沙问题,例如涉水建筑物阻水、水流与建筑物的交互作用、水下工程结构局部冲刷等,以此形成的成果可以用于指导涉水建筑物结构优化设计、水下防护等。试验水槽的运行原理是,水泵从集水池中抽取水,通过量水堰,进入水槽,水泵转速可用变频器调节,从而控制进入水槽水量的大小,量水堰的作用是负责计量入流量,如果与试验所需的流量有偏差时,则需要调节水泵抽水量;进入水槽的水流流经物理模型(如果有),两者交互作用引起的水流变化、模型表面荷载变化、水下地形变化等,作用在物理模型上的水流力如何测量一直是试验者所关心的。
物理模型试验的原理是按照相似性原理,按一定的比例尺制造缩尺实物模型,通过模型试验获得流速、流量、作用力等物理量,用于预测原型水流运动现象。水流作用力在一些模型试验中常常需要关注,例如涉水建筑物(桥墩等)阻水问题的研究。涉水建筑物水流力表达式一般形式如下:
式中:F为作用在建筑物水下部分的水流力(N);ρ为流体密度(kg/m3);A为建筑物水下部分在垂直于水流运动方向上的投影面积(m2);U为建筑物迎水面来流速度(m/s);CD为建筑物的阻力系数。
现阶段,对于一些简单截面形状的墩柱阻力系数,已见很多文献介绍,也包括我国的《港口工程技术规范》。相对于这些简单形状,实际工程中的桥梁或码头墩柱都是以集群形式出现,柱体之间存在垂直水流方向的横向扰动、顺水流方向的纵向遮蔽影响,使得群柱的绕流特征更加复杂,要想得知墩柱群或者复杂截面形状水下建筑物的阻力系数,物理模型试验是必要的工作。
压强法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模型水流力测量方法,以圆柱形模型为例,通过设置在圆柱表面的测压孔,可以获得柱表面的压强分布,即可推算出柱体所受到的水流阻力:测压孔通过胶皮管与测压计相连;为避免胶皮管对水流的干扰,圆柱体空心,胶皮管通过内壁连接测压孔和测压计。压强法具有设备简单的特点,但由于从测压孔到测压计需要通过胶皮管连接,测孔太多时,连接复杂,不便于采用,精度也很难得到保证。还有一种不采用测压孔的类似方法,通过将测压传感器贴在待测模型的表面,采集相应的信号并做数据处理,但在测点过多的情况下,也难以推广使用,且表面贴传感器,会干扰水流,影响测力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1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