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RFID技术的智能分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1514.2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5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红梅 |
主分类号: | G16H40/20 | 分类号: | G16H40/2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邓建国 |
地址: | 250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rfid 技术 智能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RFID技术的智能分诊系统,该智能分诊系统包括可携带终端设备,RFID读取设备,系统服务器,局域网络设备。该可携带终端设备可以读取并被授权使用和发送病人的就诊信息,接收和显示有关分诊信息到所述可携带终端设备上;所述RFID读取设备用于读取可携带终端设备信息并反馈到系统;所述系统服务器用于接收、计算及发送分诊导诊信息;所述局域网络设备用于连接所述终端设备、RFID读取设备,以及系统服务器,提供信息的互联。该发明利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提高了医院的分诊效率,更好地为医院和医生提供就诊者的基础状况,同时明显降低了就诊者花费在分诊和等候的时长,并且就诊者在医院得到了更好的服务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和人员管理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RFID技术的智能分诊系统。
技术背景
随着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的技术发展以及相关设备成本降低,也配合国家推行信息化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目前大多数医院会为每位病人分配具备RFID标签功能的个人诊疗卡作为个人身份证明,医院内各单位使用RFID读卡器进行诊疗卡的识别和读取,再配合计算机服务器进行电子信息化服务。就诊者通过在医院电子系统登记个人信息,就可以将个人的病历记录在服务器数据库内;并且就诊者可以通过诊疗卡作为个人身份识别凭证,在一系列的检查、取药、验证中,作出身份的表明和确认。大大减少了医院和病人在就诊和治疗环节中的身份确认风险,节省了大量流程和时间。
如US2021057112(A1),WO2021001592(A1),US2021050093(A1),TWM599991(U)公开的技术方案,目前已有技术已经开始关注就诊者在提出就诊要求后,医院信息系统提前进行运作,对就诊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判断,包括参考其具体个人情况,过往病史,目前病人的自我表症、自我感受等,系统会使用医疗路径模板进行匹配,并且合理地进行分诊安排等,以提高整体的分诊效率,间接地也能提高医院的治愈率和整体服务水平评价。
然而目前技术很少去关注就诊者到达医院后的现场服务安排。大多数的就诊者到达医院后,需要自行解决一系列分诊流程和服务,目前医院提供相关信息的手段可以为纸质宣传板、LCD电子屏幕、固定服务咨询台,或者少部分提供手机信息推送服务。以上提到的服务对于行动不便、具有视力障碍、长者或者年幼病人等就诊者都大有不便。就诊的流程中各种环节繁多,容易造成环节遗漏、延误等。
加之目前现代化医院其内部规模较大,各类门诊、科室、检查室、病房、卫生间等分布于面积较大的院区内,并且可以由不同的楼层、楼房分隔,整体分布较细。虽然目前可以使用各种纸质标语进行导引,但是对于上述特殊就诊者,甚至普通就诊者来说,其行动上都具有不便。加上目前处于流行病高峰期,医院内人群的聚集容易造成传播机会的提升,合理地安排分诊路线、候诊空间等问题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
为了解决以上对于分诊信息难以传达,分诊位置和时间安排缺乏有效指导安排的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医院采用的分诊方法和设备具有的不足,提出一种应用RFID技术的智能分诊系统。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RFID技术的智能分诊系统,该智能分诊系统包括:可携带终端设备,RFID读取设备,系统服务器,局域网络设备;所述可携带终端设备可以读取并被授权使用和发送病人的就诊信息,接收和显示有关分诊信息到所述可携带终端设备上;所述RFID读取设备用于读取所述可携带终端设备信息并反馈到系统;所述系统服务器用于接收、计算及发送分诊导诊信息;所述局域网络设备用于连接所述终端设备,所述RFID读取设备,以及所述系统服务器,提供信息的互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红梅,未经张红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1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