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抗菌纱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1402.7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赖登明;赖登国;徐琦;陈笑笑;钭金法;黄寿奖;舒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03 | 分类号: | D06M15/03;D06M11/74;D06M16/00;D06M23/02;A61L15/18;A61L15/28;A61L15/32;A61L15/44;A61L15/46;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抗菌 纱布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抗菌纱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修饰羟丙基‑β‑环糊精:将纱布置于包含羟丙基‑β‑环糊精和柠檬酸的整理液中进行浸轧处理,然后进行蒸汽交联,水洗后得到羟丙基‑β‑环糊精修饰的纱布;(2)修饰石墨烯:将羟丙基‑β‑环糊精修饰的纱布浸渍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并加入抗坏血酸,加热反应,取出后水洗得到石墨烯修饰的纱布;(3)包合凝血酶:将石墨烯修饰的纱布浸渍于凝血酶溶液中震荡反应;取出后水洗、冷风干燥得到所述医用抗菌纱布。本发明通过包合有凝血酶的环糊精将石墨烯锚固在纱布表面,制得具有良好抗菌和止血功能的医用纱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纱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抗菌纱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纱布是医院大量使用的消耗品,主要用于伤口包扎,阻止微生物进入创伤组织,便于伤口的保护,并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纱布通常使用由棉纤维纺织而成的消毒基布,虽然具有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其不具有抗菌和止血性能,在伤口处容易滋生细菌,引发伤口感染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开发具有良好抗菌和止血功能的抗菌纱布十分必要。
基于纳米材料的抗菌技术具有合成简单、成本低廉、还可以按需求定制的优点,其中石墨烯材料因其相对低廉的成本和较低的对人和环境的毒性,是一种新型的抗菌剂。与抗生素相比,石墨烯不仅具有广谱性,而且具有持久性,其抗菌机制也与抗生素截然不同。抗生素主要基于药物分子扩散进入细菌,破坏或者抑制细菌特定的靶标合成,但使用抗生素容易产生抗药菌株,且对大面积的伤口杀菌作用差;而石墨烯材料的抗菌活性主要包括物理穿刺或者叫做“纳米刀”切割机制,氧化应激引发的细菌/膜物质破坏,包覆导致的跨膜运输阻滞和(或)细菌生长阻遏,通过插入和破坏细胞膜物质造成细胞膜不稳定等。
目前,将石墨烯材料用于纱布中以实现抗菌作用得到了广泛研究。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氧化石墨烯抗菌防霉医疗绷带的制备方法”,其公告号CN105497959B,该方法为:将制备的抗菌防霉剂经喷洒工艺均匀分布在纱布上,即得抗菌防霉医疗绷带。
但是由于上述石墨烯衍生物与纺织品之间缺乏亲和力,因此传统的工艺很难将石墨烯材料牢固负载在纱布上,且氧化石墨烯易脱落流失,其利用率大大降低;前期研究证实抗坏血酸还原的石墨烯相比氧化石墨烯的纳米片层锐度增加,可增强抑菌效果;此外,单独使用石墨烯无法使纱布同时具备抗菌和止血双重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将石墨烯材料用于纱布中时,由于石墨烯与纺织品之间缺乏亲和力,因此传统的工艺很难将石墨烯材料牢固负载在纱布上,石墨烯的利用率低;并且单独使用石墨烯无法使纱布同时具备抗菌和止血双重功效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用抗菌纱布的制备方法,通过氧化石墨烯与纱布纤维结合,进而通过原位还原获得石墨烯纳米片层紧密包覆纤维的纱布,同时包合有凝血酶的环糊精将石墨烯锚固在纱布表面,制得具有良好抗菌和止血功能的医用纱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抗菌纱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修饰羟丙基-β-环糊精:将纱布置于包含羟丙基-β-环糊精和柠檬酸的整理液中进行浸轧处理,然后进行蒸汽交联,水洗后得到羟丙基-β-环糊精修饰的纱布;
(2)修饰石墨烯:将羟丙基-β-环糊精修饰的纱布浸渍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并加入抗坏血酸,加热反应,取出后水洗得到石墨烯修饰的纱布;
(3)包合凝血酶:将石墨烯修饰的纱布浸渍于凝血酶溶液中震荡反应;取出后水洗、干燥得到所述医用抗菌纱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14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