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双回路三维微通道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1270.8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3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豹;史瑞琦;陈杨;王卫东;高立波;徐鹏飞;曹可;徐太栋;陈效鹏;黄潇;谢络;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3/427 | 分类号: | H01L23/427;H01L23/473;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云燕春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生 回路 三维 通道 散热 装置 | ||
1.一种仿生双回路三维微通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铜基高导热率基底、及设置于其内的自驱两相均温回路和三维仿生换热回路;所述自驱两相均温回路位于铜基高导热率基底的内底面,三维仿生换热回路嵌套于自驱两相均温回路上方;
所述自驱两相均温回路为内部充有工作液体的封闭循环结构,包括蒸发段和冷凝段;所述蒸发段位于底部、靠近热源,其液体通道在等温面内往复排布,用于吸收热源的热量并将工作液体汽化;所述冷凝段位于蒸发段上方,用于释放热量并将蒸发段的汽化工作液体再次液化,能够将热源处的热量快速均匀地扩散至整个散热装置内部;
所述三维仿生换热回路为内部充有工作液体的开放循环结构,以其中心轴为中点向外成辐射状,包括上子回路、下子回路、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所述下子回路嵌套于冷凝段上,上子回路位于下子回路的正上方;每个子回路由上下两层液体通道构成,冷凝液从上层扩散,再由下层回收,子回路之间由两个主通道串联;每个子回路的上层与均入口管道相连,下层均与出口管道相连,同时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外接脉动泵,通过脉动泵驱动三维仿生换热回路内工作液体的循环进而实现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生双回路三维微通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段的液体通道平行于铜基高导热率基底的内底面设置,并以其中心轴为中点沿半径方向往复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仿生双回路三维微通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段的液体通道垂直于蒸发段的液体通道,并以中心轴为中点向外成辐射状,沿竖直方向往复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生双回路三维微通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子回路的液体通道成波浪状,上、下两层液体通道相互平行,都是从三维仿生换热回路的中心轴沿半径方向向外辐射,在外围处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仿生双回路三维微通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子回路的上层液体通道成波浪状,平行于上子回路的液体通道,从三维仿生换热回路的中心轴沿半径方向向外辐射;所述下层液体通道沿竖直方向往复排布,嵌套于冷凝段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生双回路三维微通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位于散热装置的中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仿生双回路三维微通道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仿生换热回路遵循Murray定律的仿生脉络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12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流量计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科用小型药物捣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