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内短路检测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0512.1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洋;谭晓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31/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习冬梅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短路 检测 方法 电子 装置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内短路检测方法、电子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t1时刻通过第一电流I1对电池放电;计算所述电池在t1+dt时刻的第一放电压降ΔV1;在t2时刻通过第二电流I2对所述电池放电,其中,I1≠I2;计算所述电池在t2+dt时刻的第二放电压降ΔV2;根据所述第一电流I1、第一放电压降ΔV1、第二电流I2和第二放电压降ΔV2确定所述电池是否存在内短路现象。通过本申请可以准确地确定电池是否出现内短路现象,可以保障电子装置和用户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内短路检测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池系统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由于电池内部短路而引起的电池故障,起火甚至爆炸都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损伤。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的产生原因包括多种,其中包括隔膜损坏、电池制造过程中引入杂质颗粒、电极材料的溶解和沉积、电极析锂形成枝晶等。由于电池内部因素所引起的电池内部短路在初期现象不显著,但在电池继续正常使用或极端状况下,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严重。因此,在使用便携式电子产品时,电池的内部短路需要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这对于保障用户与设备的安全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内短路检测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可以准确地确定电池是否出现内短路现象。
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内短路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t1时刻通过第一电流I1对电池放电;计算所述电池在t1+dt时刻的第一放电压降ΔV1,其中,ΔV1=V0-V1,V0为所述电池在静置状态下的端电压,V1为所述电池在t1+dt时刻的端电压;在t2时刻通过第二电流I2对所述电池放电,其中,I1≠I2;计算所述电池在t2+dt时刻的第二放电压降ΔV2,其中,ΔV2=V0-V2,V2为所述电池在t2+dt时刻的端电压;根据所述第一电流I1、第一放电压降ΔV1、第二电流I2和第二放电压降ΔV2确定所述电池是否存在内短路现象。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所述第二放电压降ΔV2与所述第一放电压降ΔV1之间的第一比值dVRatio和所述第二电流I2与所述第一电流I1之间的第二比值dIRatio;若所述第一比值dVRatio与所述第二比值dIRatio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值,输出所述电池存在内短路现象的提示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电池存在内短路现象,计算所述电池中的内短路电阻的大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计算所述电池中的内短路电阻的大小包括:建立所述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并确定所述等效电路模型中的所述电池的第一电压V′1;计算所述等效电路模型中的所述内短路电阻的第二电压V′2;基于所述第一电压V′1和所述第二电压V′2得到放电压降方程;根据所述放电压降方程计算所述电池中的内短路电阻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0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