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车辆的纵向动力学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59698.9 | 申请日: | 2021-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J·霍夫曼;U·巴赫;M·塞姆施;M·舒利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W30/18 | 分类号: | B60W30/18;B60W10/18;B60W10/08;B60L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 地址: | 德国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车辆 纵向 动力学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纵向动力学的方法,其中,车辆具有带摩擦制动器的制动系统和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具有作用于车辆的至少一个车轮上的电动驱动装置和用于给电动驱动装置供给能量的电池。在此,所述方法具有:确定描述车辆的状态和/或制动系统的状态和/或驱动系统的状态的状态信息、确定描述车辆的将来的行驶路段的路段走向的路线信息、基于状态信息和路线信息确定用于通过摩擦制动器和/或电动驱动装置实现的将来的制动要求的动作计划,其中,动作计划针对在行驶路段上的将来的时刻和/或区域预先规定,是否应该借助摩擦制动器和/或驱动系统实现车辆的制动要求,以及根据动作计划实施在车辆中触发的制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纵向动力学/纵向动力性能/纵向动力行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具有电动驱动的车辆、即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中,出于安全原因有利的是,车辆的摩擦制动器这样设计,使得根据具有或不具有再生/回收的法律规定总是可以实施确定的制动力矩。但对于制动器的尺寸设计,通常热负荷能力是决定性的,显著地影响成本、重量和结构空间。
借助于电动驱动装置的再生制动或反向电流制动在此原则上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将摩擦制动器尤其在热要求方面尺寸设计得更紧凑。然而,各种场景阻碍了这种发展。因此,例如几乎充满电的车辆不能再生并且长的下坡行驶(例如大钟山下坡行驶)导致摩擦制动器的过载。
除了电池管理之外,电驱动装置的热负荷率也影响了能够回收地或者通过主动供电来制动驱动装置的程度。因此,根据车辆状态对于摩擦制动器产生不同程度的要求,这妨碍紧凑且有针对性的尺寸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纵向动力学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具有电动驱动装置的车辆的摩擦制动器的更紧凑且有针对性的尺寸设计。
该目的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实现。有利的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车辆的纵向动力学的方法,其中,车辆具有带摩擦制动器的制动系统以及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具有作用于车辆的至少一个车轮上的电动驱动装置和用于给电动驱动装置供给能量的电池。在此,所述方法具有下述步骤:确定描述车辆状态和/或制动系统状态和/或驱动系统状态的状态信息;确定描述车辆的将来的行驶路段的路段走向的路线信息;基于状态信息和路线信息确定用于通过摩擦制动器和/或电动驱动装置实施将来的制动要求的动作计划,其中,所述动作计划针对在行驶路段上的将来的时刻和/或区域预先规定,是否应该借助摩擦制动器和/或驱动系统来实施车辆的制动要求,以及根据动作计划实施在车辆中触发的制动要求。
车辆的“纵向动力学”或纵向动力学的变化在此可理解为车辆的纵向速度的任何变化,即制动过程和加速过程。
在此,车辆的“状态信息”一般是以某种形式描述车辆状态的信息。在此,例如可以涉及车辆的当前车轮转速、制动过程的持续时间、在此施加的制动压力、制动踏板的踏板行程、车辆重量、车辆倾斜等等。
所述方法在此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基于动作计划可以这样实施输入的制动要求,使得最佳地、即尽可能高效且均匀地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即电动驱动装置、电池和摩擦制动器。因此,例如可以在动作计划中考虑,如何在确定的路段部分上使用或将使用电动驱动装置,以及在车辆随后减速时是否可以通过电动驱动装置产生减速功率,或者是否必须使用摩擦制动器。因此,动作计划说明了对后续制动的数量和类型的预测,并且为将来的制动要求提供以此为依据的优化的制动策略。
在触发制动要求之后,因此首先检查车辆当前处于行驶路段的哪个时刻和/或哪个区域。随后,对于该时刻和/或区域从动作计划中确定,应如何实施制动要求,紧接着相应地实施制动要求。在此,制动要求既可以通过由车辆驾驶员操纵制动踏板来触发,也可以例如通过自动驾驶功能、例如自动驾驶仪来触发。
在此,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纳入动作计划的确定中的状态信息包含下列参量中的至少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未经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96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亚磺酰胺阻燃剂
- 下一篇: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负极及二次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