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点火线圈铁芯的表面涂层厚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9560.9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8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奈克(武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10 | 分类号: | B07C5/10;B07C5/02;B07C5/36;B07C5/38;B08B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432000 湖北省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火 线圈 表面 涂层 厚度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磁线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火线圈铁芯的表面涂层厚度检测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点火线圈铁芯的表面涂层厚度检测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点火线圈铁芯的表面涂层厚度检测装置,包括有厚度检测系统、筛选涂层清除系统和收集系统等;筛选涂层清除系统和收集系统相连接;厚度检测系统与筛选涂层清除系统相连接;筛选涂层清除系统与收集系统相连接。本发明针对笔杆式点火线圈的铁芯进行检测,避免铁芯外表面环氧树脂层厚度不合格而影响线圈的点火效率,利用铁芯的自身旋转加平行光的透射,实现最简单快捷的筛选,提高铁芯成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磁线圈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火线圈铁芯的表面涂层厚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点火线圈是用于汽车点火用的配件;点火线圈的质量直接影响线圈的点火效率,而点火线圈的铁芯是线圈的核心部件,在铁芯成型之后通常会在铁芯表面涂上环氧树脂,而环氧树脂层的厚度需要大于所能允许的最薄厚度,为了保证铁芯的放电效率和质量,需要对笔杆式点火线圈的铁芯做涂层厚度检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点火线圈的质量直接影响线圈的点火效率,而点火线圈的铁芯是线圈的核心部件,在铁芯成型之后通常会在铁芯表面涂上环氧树脂,而环氧树脂层的厚度需要大于所能允许的最薄厚度,为了保证铁芯的放电效率和质量,需要对笔杆式点火线圈的铁芯做涂层厚度检测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点火线圈铁芯的表面涂层厚度检测装置。
技术方案为:一种点火线圈铁芯的表面涂层厚度检测装置,包括有支撑底架、控制屏、厚度检测系统、筛选涂层清除系统和收集系统;支撑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支撑底架依次与厚度检测系统、筛选涂层清除系统和收集系统相连接;厚度检测系统与筛选涂层清除系统相连接;筛选涂层清除系统与收集系统相连接。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厚度检测系统包括有电机、输出轴、第一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一支撑块、第一限位滑杆、第一平齿轮、第一橡胶贴紧块、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第二丝杆、第二限位滑杆、第二支撑块、第一电动推杆、第一连接套、第二橡胶贴紧块、第六传动轮、第一伸缩杆、第一套杆、第二平齿轮、固定板、第二电动推杆、平行光发生器和光线接收器;电机与输出轴进行固接;电机与支撑底架进行螺栓连接;输出轴依次与第一传动轮和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输出轴与支撑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筛选涂层清除系统相连接;第一锥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两侧分别与第二锥齿轮和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转轴与支撑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第一支撑块进行旋接;第一丝杆与第四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支撑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撑块与第一限位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支撑块与第一橡胶贴紧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限位滑杆与支撑底架进行固接;第一平齿轮与第一橡胶贴紧块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第二支撑块进行旋接;第二丝杆与支撑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限位滑杆与支撑底架进行固接;第二支撑块与第二限位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撑块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一连接套进行固接;第一连接套与第二橡胶贴紧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第一连接套和第二橡胶贴紧块均设置有五组;第六传动轮与第一伸缩杆进行固接;第一伸缩杆与第一套杆相连接;第一伸缩杆与支撑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套杆与第二平齿轮进行固接;第一套杆与固定板进行转动连接;固定板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推杆与支撑底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二平齿轮一侧设置有平行光发生器;平行光发生器与支撑底架进行固接;平行光发生器一侧设置有光线接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奈克(武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华奈克(武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95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籽晶生产类单晶硅铸锭的防错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拨动式火花塞回收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