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9480.3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0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邢子龙;杨亚林;赵雨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腾联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100034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易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银行服务端发送的交易请求时,获取所述交易请求包含的第一银行身份标识以及交易信息;确定所述交易请求对应的目标交易平台以及所述第一银行身份标识对应的待交易用户;判断是否已存在所述待交易用户对应的第一平台身份标识;所述第一平台身份标识用于在目标交易平台表征所述待交易用户的身份;若未存在,则生成所述待交易用户的第一平台身份标识;基于所述第一平台身份标识以及所述交易消息生成交易通知;将所述交易通知发送至所述目标交易平台,使得所述目标交易平台执行所述交易通知对应的交易操作。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降低用户的隐私信息泄露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交易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用户通常是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进行网络交易,用户可以在网络交易平台进行相关产品的购买,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现有的网络交易场景中,用户在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进行交易时,通常使用快捷支付模式进行产品交易,在采用快捷支付模式的方式进行交易的情况下,交易平台会获取到用户的银行卡号、手机号等隐私信息,使得用户的隐私信息存在泄漏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能够降低用户的隐私信息泄露风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交易数据处理装置,用以保证上述方法在实际中的实现及应用。
一种交易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银行服务端发送的交易请求时,获取所述交易请求包含的第一银行身份标识以及交易信息;
确定所述交易请求对应的目标交易平台以及所述第一银行身份标识对应的待交易用户;
判断是否已存在所述待交易用户对应的第一平台身份标识;所述第一平台身份标识用于在目标交易平台表征所述待交易用户的身份;
若未存在,则生成所述待交易用户的第一平台身份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平台身份标识以及所述交易消息生成交易通知;
将所述交易通知发送至所述目标交易平台,使得所述目标交易平台执行所述交易通知对应的交易操作。
上述的方法,可选的,接收银行服务端发送交易请求之前,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银行服务端发送的与所述待交易用户相对应的第一银行身份标识创建请求时,基于所述第一银行身份标识创建请求生成所述待交易用户对应的第一银行身份标识;
将所述第一银行身份标识发送至所述银行服务端。
上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交易请求对应的目标交易平台,包括:
获取所述交易请求中包含的平台标识;
确定预先建立的交易平台集合,所述交易平台集合包含至少一个交易平台;
将所述交易平台集合中与所述平台标识相匹配的交易平台确定为所述交易请求对应的目标交易平台。
上述的方法,可选的,还包括:
当接收到待扣款交易平台发送的第二交易请求时,获取所述第二交易请求包含的预先生成的第二平台身份标识以及扣款信息;所述待扣款交易平台为所述交易平台集合中的任一交易平台;
确定所述第二交易请求对应的目标银行服务端以及所述第二平台身份标识对应的待扣款用户;
判断是否存在所述待扣款用户对应的第二银行身份标识;所述第二银行身份标识用于在所述目标银行服务端表征所述用户的身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腾联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腾联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9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认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学生评价档案与学籍数据的互动处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