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种植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9346.3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2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白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雪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护坡 种植 | ||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护坡种植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种植带,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表面均安装有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之间设有转筒,所述转筒内部套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端安装有电机,所述转筒之间连接有拉带,所述拉带表面两侧均匀开有挂孔,所述拉带中部镶套有种植区,所述拉带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部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内端固定安装有碾压轮,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本发明通过对拉带的拉动,可以对种植区的植物进行移动,同时可以对种植区的植物进行升降控制,对植物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种植带。
背景技术
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生态保护是极为重要的核心任务,更是施工具体工作的前提基础。由此可见,对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技术的探讨是极为必要的。并且应将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技术融入到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生态技术,让植被覆盖率得到有效提高,使其充分发挥保持水土的作用,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
而水利工程中的护坡种植也是非常关键的,在一些降水量少的季节,比如冬季,这样植物在生长的时候可能出现供水不足的问题,而水位也比较低,此时护坡上的植物不易对河流内的水分进行利用,并且在降雨量多的季节,由于由于水位升高,会使得河流内的水长时间对植物浸泡,同样会影响生长,使得护坡上的植物不可控,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种植带来解决护坡上的种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种植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利工程用护坡种植带,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表面均安装有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之间设有转筒,所述转筒内部套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端安装有电机,所述转筒之间连接有拉带,所述拉带表面两侧均匀开有挂孔,所述拉带中部镶套有种植区,所述拉带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部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内端固定安装有碾压轮,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外侧固定安装有卡架,所述卡架内部套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与卡架之间装有螺杆,所述液压缸外侧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外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
作为优选,所述螺杆与液压缸固定安装且与卡架螺纹配合,卡架为U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拉带为橡胶材料制成且为扁带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区分为三层,上下两层为网状结构,中间层为土壤。
作为优选,所述碾压轮与拉带紧密接触,碾压轮距离拉带边缘3cm,碾压轮设置在拉带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电机的驱动,可以对拉带进行拉动,进而可以对种植区的植物进行移动,可以在植物缺水的时候使用河流内的水进行浸泡,进而在植物缺水的时候可以及时供水,并且通过设置液压缸,可以对拉带向上拉动,对拉带进行提升,进而对种植区进行提升,使种植区的植物远离水的浸泡,对植物进行保护,通过对植物的升降控制,可以根据降雨量的不同对植物进行控制,使植物更好的生长,设置较多的挂孔,可以对拉带的提升高度进行控制,这样就便于根据水位情况进行控制,通过将种植区设置多层,方便对植物种植,而无需将植物固定在护坡上,可以方便对植物进行移动,通过碾压轮的设置,实现对拉带的按压,进而在拉带传送的时候更加平稳,使拉带与护坡进行接触。本发明通过对拉带的拉动,可以对种植区的植物进行移动,同时可以对种植区的植物进行升降控制,对植物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种植区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雪,未经白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93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