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增强现实的多模态触觉感知可穿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9345.9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5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珍;张磊;刘海涛;肖建亮;姚新伟;王效琦;鲍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之江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增强 现实 多模态 触觉 感知 穿戴 装置 | ||
1.一种用于增强现实的多模态触觉感知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主要由左手套和右手套、集控板(10)、二块接继板(20)、二块温变片(40)、十个振动件(50)、多根轻质电缆(60,70)构成;每个手套的五个手指尖的指腹位置均布置有一个振动件(50),每个手套的手背的中部均布置有一块温变片(40);轻质电缆(60,70)分为后轻质电缆(60)和前轻质电缆(70),每个手套的振动件(50)和温变片(40)经各自的前轻质电缆(70)和一块接继板(20)连接,两块接继板(20)经各字的后轻质电缆(60)和集控板(10)连接;虚拟场景的触觉信号通过蓝牙无线传输给集控板(10),经过集控板(10)的信号处理分别传输给温变片(40)和振动件(50),产生可被人手皮肤感知的冷热感和震动感的多模态触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现实的多模态触觉感知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套是由轻质电缆(60,70)和接继板(20)构成的插拔式可穿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现实的多模态触觉感知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轻质电缆(60)一头的信号插头(30)连接集控板(10)的信号插座,另一头连到接继板(20);前轻质电缆(70)的一头连接到接继板(20),另一头连接振动件(50)和温变片(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现实的多模态触觉感知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变片(40)主要由绝缘陶瓷(401)和N型P型半导体(402)连接构成,两片绝缘陶瓷(401)之间通过N型P型半导体(402)连接形成;温变片(40)上集成了一个温阻传感器(403),用于实时测量和控制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现实的多模态触觉感知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阻传感器(403)主要由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与常值电阻串联而成,用于测量温变片(40)和手背皮肤直接接触处的温度值,并把温度值实时反馈给集控板(10),并对温变片(40)进行变温控制:若温度值高于42摄氏度或低于负5摄氏度,集控板(10)发出控制信号到温变片(40),停止温变片(40)继续升温或降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现实的多模态触觉感知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件(50)包括上壳(501)、下壳(502)、转子(503)、激励器(504);转子(503)和激励器(504)装在上壳(501)和下壳(502)组成的壳体内,转子(503)经激励器(504)和外部驱动器连接,外部驱动器提供控制信号经激励器(504)使得转子(503)振动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现实的多模态触觉感知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控板(10)包括主芯片(113)、电源插座(114)、多个信号插座(101-112)和HC05从蓝牙模块(115);外置电池经电源插座(114)给集控板(10)上提供电源;虚拟场景的触觉信号被HC05从蓝牙模块(115)无线接收后,发送到主芯片(113)并经过主芯片(113)的解析和分配,再传输给各个信号插座(101-112),其中,两个信号插座(111,112)传输冷热的触觉信号,剩余的信号插座(101-110)传输震动的触觉信号;
所述的接继板(20)有左和右二块,主要由电路板(G)以及电路板(G)上的输入插座(A、B、C、D、E、F)和输出插座组成(A1、B1、C1、D1、E1、F1);输入插座(A、B、C、D、E)和输出插座(A1、B1、C1、D1、E1)的输入端分别连接集控板(10)中用于传输震动的触觉信号的信号插座(111,112)输入插座(A、B、C、D、E)和输出插座(A1、B1、C1、D1、E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各个振动件(50)的两端;输入插座(F)和输出插座(F1)的输入端分别连接集控板(10)的两个传输冷热触觉信号的信号插座(111,112),输入插座(F)和输出插座(F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温变片(40)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之江实验室,未经之江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93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