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含硫废气净化吸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8823.4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1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崔小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小勤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废气 净化 吸收 系统 | ||
1.工业含硫废气净化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伞形体(33),所述引流伞形体(33)的顶部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环状脱硫剂分流箱体(20),所述环状脱硫剂分流箱体(20)的内部为脱硫剂分流腔(3);所述引流伞形体(33)的下端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有截面为半圆的环槽底壁(31),所述环槽底壁(31)内为蓄液环槽(32);沿引流伞形体(33)上表面向下流动的液体都会流入蓄液环槽(32)中;
所述引流伞形体(33)的上表面从下至上依次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第一环形引流平台(28.1)、第二环形引流平台(28.2)和第三环形引流平台(28.3);从引流伞形体(33)上端沿引流伞形体(33)的上表面向下流动的液体会依次流过第一环形引流平台(28.1)、第二环形引流平台(28.2)和第三环形引流平台(28.3)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含硫废气净化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引流平台(28.1)、第二环形引流平台(28.2)和第三环形引流平台(28.3)的外圈均沿轮廓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传动齿体(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含硫废气净化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圈呈圆周阵列分布有离心飞溅器(29),三圈呈圆周阵列分布有离心飞溅器(29)分别为一圈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一离心飞溅器(29.1)、一圈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二离心飞溅器(29.2)和一圈呈圆周阵列分布的第三离心飞溅器(29.3);
第一离心飞溅器(29.1)、第二离心飞溅器(29.2)和第三离心飞溅器(29.3)均包括厚度小于三毫米的行星圆盘(38),所述行星圆盘(38)的上表面均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离心水花飞溅叶片(39),所述行星圆盘(38)的上端轴心处设置有轴承筒(37),所述行星圆盘(38)的下端轴心处同轴心一体化设置有传动齿轮(42);
第一离心飞溅器(29.1)的行星圆盘(38)下表面与第一环形引流平台(28.1)的上表面滑动配合,且第一离心飞溅器(29.1)的传动齿轮(42)与第一环形引流平台(28.1)外圈的若干传动齿体(27)啮合;
第二离心飞溅器(29.2)的行星圆盘(38)下表面与第二环形引流平台(28.2)的上表面滑动配合,且第二离心飞溅器(29.2)的传动齿轮(42)与第二环形引流平台(28.2)外圈的若干传动齿体(27)啮合;
第三离心飞溅器(29.3)的行星圆盘(38)下表面与第三环形引流平台(28.3)的上表面滑动配合,且第三离心飞溅器(29.3)的传动齿轮(42)与第三环形引流平台(28.3)外圈的若干传动齿体(27)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含硫废气净化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伞形体(33)的上方同轴心设置有伞形回转罩(18),所述伞形回转罩(18)的顶端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有水平回转盘(2),所述伞形回转罩(18)的下端外缘一体化设置有回转环盘(60);所述伞形回转罩(18)与引流伞形体(33)之间形成锥环状二氧化硫吸收通道(17);所述水平回转盘(2)与环状脱硫剂分流箱体(20)之间形成射流坠落仓(21);射流坠落仓(21)连通所述锥环状二氧化硫吸收通道(17)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小勤,未经崔小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88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多元合金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穿戴热疗电子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