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力补偿器及承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7724.4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丁晨阳;张佩瑾;杨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力 补偿 承载 装置 | ||
1.一种重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磁组件(1),所述第一磁组件(1)包括磁基座(11)和设置于所述磁基座(11)上的第一磁体阵列(12),所述第一磁体阵列(12)沿Z轴方向延伸;
第二磁组件(2),所述第二磁组件(2)包括磁框架(21)和设置于所述磁框架(21)上的第二磁体阵列(22),每个所述第二磁体阵列(22)对应一个所述第一磁体阵列(12)且相对设置并在两者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为锯齿形结构,所述第一磁体阵列(12)和所述第二磁体阵列(22)被配置为相互施加磁作用力,使所述第一磁组件(1)和所述第二磁组件(2)之间产生沿所述Z轴方向的力,以对用于承载负载的所述磁基座(11)或所述磁框架(21)进行重力补偿;
所述第一磁体阵列(12)包括第一主磁体(121)和第一副磁体(122),所述第一副磁体(122)沿Z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主磁体(121)上;
所述第二磁体阵列(22)包括第二主磁体(221),所述第二主磁体(221)设置于所述第一主磁体(121)和所述第一副磁体(122)之间;
所述第一副磁体(122)的磁化方向和所述第二主磁体(221)的磁化方向相同,所述第一主磁体(121)的磁化方向和所述第一副磁体(122)的磁化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磁体阵列(12)或所述第二磁体阵列(22)中一个磁体的凸出部对应另一个阵列的两个磁体衔接形成的凹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阵列(12)和所述第二磁体阵列(22)中其中一个磁体阵列对另一个磁体阵列产生沿Z轴向上方向的作用力,另一个所述磁体阵列对应承载所述负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磁体阵列(22)还包括第二副磁体(222),所述第二副磁体(222)沿Z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主磁体(221)上,
所述第一磁体阵列(12)中的所述第一主磁体(121)或所述第一副磁体(122)受到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磁体阵列(22)相对应的所述第二主磁体(221)和所述第二副磁体(222)二个磁体的磁吸力及磁斥力的综合作用力,或所述第二磁体阵列(22)中的所述第二主磁体(221)或所述第二副磁体(222)受到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磁体阵列(12)的相对应的所述第一主磁体(121)和所述第一副磁体(122)二个磁体的磁吸力及磁斥力的综合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磁体(121)的磁化方向和所述第二副磁体(222)的磁化方向相同,所述第二主磁体(221)的磁化方向和所述第二副磁体(222)的磁化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力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阵列(12)和所述第二磁体阵列(22)的数量为N个;
当N=1时,所述第一磁体阵列(12)和所述第二磁体阵列(22)在所述重力补偿器的中心轴线处沿Z轴方向延伸且相对设置;
当N为偶数时,N个所述第一磁体阵列(12)对称设置于所述重力补偿器的中心轴线的两侧,N个所述第二磁体阵列(22)对应所述第一磁体阵列(12)对称设置于所述重力补偿器的中心轴线的两侧;
当N为大于1的奇数时,N个所述第一磁体阵列(12)环设于所述重力补偿器的中心轴线的周围,N个所述第二磁体阵列(22)环设于所述重力补偿器的中心轴线的周围,N个所述第一磁体阵列(12)和N个所述第二磁体阵列(22)在XY面的投影均为正多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7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羽毛球生产系统用羽毛二次检测机
- 下一篇:一种风管连接结构及沉积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