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内燃机低排放的进气及排气处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57604.4 | 申请日: | 2021-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9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黄永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5/10 | 分类号: | F02M35/10;F02M25/00;F02M25/12;F02M26/19;F01N13/00;F01N3/02;F02B3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冼俊鹏 | 
| 地址: | 537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内燃机 排放 排气 处理 系统 | ||
1.一种可实现内燃机低排放的进气及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惰性气体储存罐(1)、氧气储存罐(2)、氧气发生器(3)、黑碳燃烧装置(4)、混合器(5),所述惰性气体储存罐(1)的输出端、氧气储存罐(2)的输出端、氧气发生器(3)的氧气输出端连接于同一供气管(6),所述供气管(6)连接内燃机(7)的进气管(8),所述供气管(6)上设有混合器(5),所述供气管(6)远离所述进气管(8)的一端设有第一控制阀(9),所述惰性气体储存罐(1)的输出端设有第二控制阀(10),所述氧气储存罐(2)的输出端设有第三控制阀(11),所述氧气发生器(3)的氧气输出端设有第四控制阀(12),所述黑碳燃烧装置(4)通过第一尾气管(13)连接所述内燃机(7)的排气管(14),所述黑碳燃烧装置(4)与排气管(14)之间的第一尾气管(13)上设有第五控制阀(15),所述第五控制阀(15)通过第二尾气管(16)连接所述混合器(5)的输入端,所述氧气发生器(3)的氧气输出端通过第一补气管(17)连接所述黑碳燃烧装置(4)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补气管(17)上设有第六控制阀(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内燃机低排放的进气及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碳燃烧装置(4)包括壳体(19),所述壳体(19)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尾气管(13),所述壳体(19)的内部设有电炉丝(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内燃机低排放的进气及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发生器(3)为多孔碳分子筛式制氧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内燃机低排放的进气及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涡轮增压器(21),所述供气管(6)、第一尾气管(13)对应连接所述涡轮增压器(21)的压气机(22)、涡轮机(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内燃机低排放的进气及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8)与压气机(22)之间的供气管(6)上设有第一中冷器(24),所述第五控制阀(15)与涡轮机(23)之间的第一尾气管(13)上设有第二中冷器(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实现内燃机低排放的进气及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机(23)与第二中冷器(25)之间的第一尾气管(13)上设有后处理装置(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6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