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通信功能的压力表及和手持终端的适配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7583.6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3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军;万春辉;闫守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9/08 | 分类号: | G01L19/08;G01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通信 功能 压力表 手持 终端 连接 方法 | ||
1.一种具有通信功能的压力表,其特征在于,包括:
表壳;
引压管,所述引压管连接所述表壳,所述引压管引入流体介质;
压力检测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流体介质的压力并转换为电变量,得到所述流体介质的压力量;
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设置在所述表壳的一外表面,所述触控显示屏显示所述压力量并接收用户触控输入的操作指令;
无线通信部,所述无线通信部用于无线收发数据;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被配置为:
通过所述无线通信部接收手持终端发送的连接请求,所连接请求包含连接识别码,所述连接识别码由所述手持终端通过非有线连接的方式从所述压力表获取得到;
验证所述连接识别码,在所述连接识别码通过验证后,与所述手持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通过所述无线通信部向所述手持终端传输所述压力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无线通信部向所述手持终端传输所述压力量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通信部接收所述手持终端发送的数据发送规则,按照所述数据发送规则发送所述压力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数据发送规则发送所述压力量包括:
所述数据发送规则为实时发送时,所述压力表通过所述无线通信部实时向所述手持终端发送所述压力量;
或者,所述数据发送规则为间隔发送时,所述压力表通过所述无线通信部间隔设定时长向所述手持终端块发送所述压力量;
或者,所述数据发送规则为按请求发送时,所述压力表接收到所述手持终端发送的发送请求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部向所述通信模块发送所述压力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被配置为:
将所述压力量与所述压力量的采集时间对应存储;
通过所述无线通信部向所述手持终端传输所述压力量及所述压力量的采集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请求包含身份识别码;
所述控制部还被配置为:
存储所述身份识别码;
通过所述无线通信部向所述手持终端传输所述压力量时一并发送所述身份识别码,使得所述手持终端根据所述身份识别码进行匹配验证,并在验证通过后接收所述压力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被配置为:
通过触控显示屏接收生成所述连接识别码的指令,根据所述指令将所述连接识别码生成为二维码,使得所述手持终端扫描该二位码获取所述连接识别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还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手持终端发送的至少一个设置项目,及所述至少一个设置项目对应的设置结果;所述至少一个设置项目及所述至少一个设置项目对应的设置结果,由所述手持终端通过非有线连接的方式从与所述压力表不同的其他压力表获取得到;所述至少一个设置项目包含所述压力量的获取采集单位;
按照所述至少一个设置项目的设置结果,对所述至少一个设置项目重新设置。
8.一种压力表和手持终端的适配连接方法,包括:
手持终端以第一获取方式从压力表获取适配连接信息,适配连接信息包括压力表的连接识别码,第一获取方式非有线连接;
手持终端产生连接请求信息,并以第二交互方式向压力表发送连接请求信息,连接请求信息包括连接识别码,第二交互方式是与第一获取方式不同的无线通讯;
响应于手持终端的连接请求信息,手持终端和压力表以第二交互方式建立数据通道;
手持终端通过数据通道从压力表获取压力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配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手持终端预设压力计量模型,压力计量模型包括一个或多个计量控制参数,手持终端按照计量控制参数通过数据通道获取压力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斯特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5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穴盘自动收集移栽机构
- 下一篇:基于关键层回滚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容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