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胃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7560.5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其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1/00;A61B1/273;A61B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郭冬梅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胃管,包括胃管主体,胃管主体的一端设有营养液供给口,胃管主体的侧壁上设有加药口,胃管主体远离营养液供给口的一侧设有插接口,连接头远离胃管主体的一端设有单腔空肠营养管,且线管在远离连接头的一侧且与单腔空肠营养管有一段距离处穿出单腔空肠营养管侧壁直至延伸至单腔空肠营养管的端部,其线管远离连接头的一侧与单腔空肠营养管固定连接,线管内设有调节线,调节线的一端与拉头固定,另一端与单腔空肠营养管远离连接头一端固定连接,单腔空肠营养管远离连接头的一端设有若干个摄像头,摄像头内设有无线传输器,无线传输器无线连接显示终端,不仅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同事也方便了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胃管。
背景技术
胃管nasogastric tube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份和食物。胃管一般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根据材质,聚氨酯、硅胶胃管应一月一换。粗细长短均有不同规格,胃管分别是口胃管和鼻胃管。其中,口胃管长约45Cm,是经口插入35~40cm即可。鼻饲管长约105cm,需经鼻孔插入55Cm左右,经由咽部,通过食道到达胃部,鼻胃管容易脱出,应粘贴牢固,防止反复插管和误吸,由管路、胃管注食口接头、胃管夹、十字结堵帽组成。食管内留置鼻胃管,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被改变,会导致食道末端括约肌关闭不严,气道不畅剧烈咳嗽等压力性刺激容易导致食管返流等并发症,也可以通过胃管抽取胃液。胃管的注食口接头一般有两个,最上面的堵帽打开只能用小注射器手动加压推杆和活塞打一些水一样的流质食物,下面能用助推器和100ml大注射器打一些稠一些的肉菜沫或用机械粉碎成膏状或糊状的面条等,可增加膳食纤维,有利于排便,促进消化和营养供给,但不能一次喂食过多过快,会导致胃排空不畅发生食管返流。大颗粒物进入会堵管。最上面是胃管堵帽,饲毕应即刻堵严并夹毕。需要避免胃管污染,胃管胶布应放在密闭的床头柜内,防止蟑螂污染。
现有技术中的,在不同型号的单腔空肠营养管下只能对应单独的胃管,而且现有技术中的胃管不利于胃腔内不同部位液体的引流,同时针对胃潴留时胃内的食物残渣、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腹腔脓肿患者胃开窗引流的高密度、粘稠适度较高的脓液或坏死组织等,容易引起置管困难或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对于胃部内部情况智能通过X光透视观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胃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胃管,包括胃管主体,所述胃管主体的一端设有营养液供给口,所述胃管主体的侧壁上设有加药口,所述胃管主体远离营养液供给口的一侧设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上插接有可拆卸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远离胃管主体的一端设有单腔空肠营养管,所述单腔空肠营养管的内部侧壁上设有线管,且线管在远离连接头的一侧且与单腔空肠营养管有一段距离处穿出单腔空肠营养管侧壁直至延伸至单腔空肠营养管的端部,其线管远离连接头的一侧与单腔空肠营养管固定连接,所述线管内设有调节线,所述调节线的一端与拉头固定,另一端与单腔空肠营养管远离连接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单腔空肠营养管远离连接头的一端设有若干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内设有无线传输器,所述无线传输器无线连接显示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胃管主体的营养液供给口的外径大于插接口一端的外径,所述胃管主体与营养液供给口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胃管主体与加药口之间固定连接,且加药口上设有密封盖,所述盖子与加药口之间通过防掉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口上设有盖子,所述盖子的一端与插接口之间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盖子与插接口的另一端之间通过卡扣插接,其中在盖子位于卡扣的一侧侧壁上设有把手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与单腔空肠营养管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上设有用于紧固调节线的刹车头。
进一步的,所述拉头上设有若干个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传输器的无线网络为蓝牙或者NFC其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5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