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000MW汽轮机高压主汽门螺纹环拆装支撑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7393.4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1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海洋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000 mw 汽轮机 高压 汽门 螺纹 拆装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000MW汽轮机高压主汽门螺纹环拆装支撑装置,包括箱体装置和滚动装置,本发明在使用时可以在螺纹环拆装的全过程汇总至少保证两点及以上的支撑,即支撑装置对螺纹环扳手的支撑、起吊工具对螺纹环的支撑,和螺纹环在阀体部分中的支撑,支撑稳定性极大提升,还可以上下左右前后共六个方向调整支撑装置,使螺纹环在旋转过程中始终处于阀体中心位置,在确保拆装工作安全的前提下,极大提升了调整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提升工作效率。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安全可靠,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维修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000MW汽轮机高压主汽门螺纹环拆装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型汽轮机设有两套主汽门调门组件,主汽门和主调门为一拖一形式,共用一个阀壳布置在机组的两侧。主蒸汽通过主蒸汽进口进入主汽门和主调门,在汽轮机定期检修或事故检修,需要对主汽门进行解体的情况下,需要将汽门油动机拆出,吊出汽门外阀盖、螺纹环、内阀盖。由于主汽门内部结构中的螺纹环重量接近一吨,需要将汽轮机厂设计的专用螺纹环扳手安装在螺纹环外部,使用撞锤撞击螺纹环扳手,使扳手与螺纹环同步旋出,而螺纹环扳手重量接近两吨。目前国内常规拆出此螺纹环的方法为使用汽轮机厂提供的专用螺纹环起吊工具,穿入螺纹环内部,起吊工具与螺纹环配合部分为四组6208RS轴承,其既承担螺纹环与螺纹环扳手整体的重量,又能够使螺纹环在圆周方向上旋转,同时起吊工作悬挂在行车上,可以通过行车的移动,使螺纹环、螺纹环扳手以及起吊工具沿阀杆向外移动,最终螺纹环与阀体分离,整体吊出。
现有采用起吊工具配合螺纹环扳手旋转、吊出螺纹环的方法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支撑点单一,整个螺纹环与螺纹环扳手的重量全部由起吊工具的轴承承担。一旦吊点不正,或者在螺纹环脱开阀体时,螺纹环及扳手共两吨多的重量容易瞬间滑脱,甚至脱钩,造成严重的人身及设备损伤;二是在螺纹环旋出过程中,螺纹环容易发生偏斜,进而与阀体发生咬扣,导致螺纹环无法拆出。国内某电厂在首次拆出主汽门螺纹环过程中就曾出现螺纹环外螺扣与阀门咬死,最终只能对螺纹环进行破坏性拆除,不仅造成上百万元的设备、人工损失,而且极大的延长了停机检修时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三是由于螺纹环与扳手在圆周方向上旋转过程中,还在沿阀杆向外移动,随着螺纹环与扳手在阀体外部部分的增加,必须适时调整起吊工具插入螺纹环的深度,以保证重心的稳定,这不仅极大的增加检修工艺的难度,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1000MW汽轮机高压主汽门螺纹环拆装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000MW汽轮机高压主汽门螺纹环拆装支撑装置,本发明在箱体内增加了两组轴承,该轴承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在箱体两侧设有把手装置,方便运输搬运,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及时的进行调整。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安全可靠,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维修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1000MW汽轮机高压主汽门螺纹环拆装支撑装置,包括箱体装置,箱体装置上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与箱体装置为活动连接,箱体装置上设有滚动装置,滚动装置与箱体装置为转动连接,滚动装置下端设有加固装置,加固装置与滚动装置为固定连接,加固装置的两端与箱体装置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箱体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部侧壁上设有托板,托板与箱体为固定连接,箱体外壁上设有板A,板A与箱体为固定连接,箱体一侧底部设有油口,油口上设有螺塞,螺塞与油口为螺纹连接,箱体两侧设有圆台,圆台与箱体为固定连接,箱体上设有圆孔A和圆孔B,箱体底部设有凹槽,箱体上设有圆角,箱体两端设有把手装置,箱体与把手装置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板,板上设有孔,板与托板为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滚动装置包括轴,轴上设有轴承,轴与轴承为转动连接,轴的两端与箱体为固定连接,轴与加固装置为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3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