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管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7389.8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0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芳 |
主分类号: | G01B21/14 | 分类号: | G01B21/14;G01B11/26;G01C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尚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61 | 代理人: | 王攀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管理 用桩孔 孔径 检测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管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顶座和底座,所述顶座和底座之间设有第一动力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能够带动检测机构在顶座、底座之间上下移动;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移动圆盘、环形板、第二动力机构、多个伸缩检测组件和抵触辊,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能够带动移动圆盘在顶座、底座之间上下移动,所述环形板转动设置在移动圆盘的外围上。本发明能够提高检测精度;作业人员结合测量点对应的高度和径向能够精准的掌握测量点的位置,便于后续针对测量点进行修补作业;自动化程度高、作业效率高、检测精度高;具有更加稳定的支撑效果,消除了装置倾倒的风险,确保稳定安全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程管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桩孔是为加固地下基础,提高建筑物基础的承重能力与抗震能力而钻的灌注混凝土桩的孔。桩孔钻出之后,在孔内下入钢筋笼,再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固结之后就成为与周围土层紧密接触的基础桩。这种制桩方法比打入混凝土桩或钢桩省钱,节约施工时间,是现代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的方法。
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桩孔的孔径进行质量检测。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1144478U中公开了一种公路工程监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有电机和刻度块,当向滑轮接触桩孔孔壁后使活动杆挤压刻度块向内侧移动,然后刻度块移动后可使粉笔在刻度盘上标记,即可测量整个桩孔孔径,当电机启动后,使第一螺纹杆转动,可使与第一螺纹杆套接的套杆上下移动,即可带动整个固定仓上下移动,达到测量不同深度桩孔孔径的效果。但是,以上技术方案中存在如下缺点:1、无法精准的把套杆定位在桩孔的中心轴线上,影响检测精度;2、只能检测单一径向上的桩孔孔径,检测效果差,不能灵活的检测桩孔内壁任意一处的孔径,适用性差;3、自动化程度低、作业效率低、检测精度低;4、仅在连接板的底端具有支撑效果,连接板的上方是悬空的,整个装置存在倾倒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工程管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精准的把套杆定位在桩孔的中心轴线上,影响检测精度;只能检测单一径向上的桩孔孔径,检测效果差,不能灵活的检测桩孔内壁任意一处的孔径,适用性差;自动化程度低、作业效率低、检测精度低;仅在连接板的底端具有支撑效果,连接板的上方是悬空的,整个装置存在倾倒的风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管理用桩孔孔径检测装置,包括顶座和底座,所述顶座和底座之间设有第一动力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能够带动检测机构在顶座、底座之间上下移动;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移动圆盘、环形板、第二动力机构、多个伸缩检测组件和抵触辊,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能够带动移动圆盘在顶座、底座之间上下移动,所述环形板转动设置在移动圆盘的外围上,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设置在移动圆盘、环形板之间,且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能够带动环形板绕着移动圆盘的中心轴线周向旋转,所述伸缩检测组件设置在环形板的外侧上,多个所述伸缩检测组件沿着环形板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抵触辊转动设置在伸缩检测组件的外端上。
优选的,还包括多个支撑定位机构,多个所述支撑定位机构沿着顶座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撑定位机构包括液压伸缩杆和定位板,所述液压伸缩杆设置在顶座的边缘处,且液压伸缩杆沿着顶座的经线方向分布,所述定位板设置在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定位机构还包括多个支撑杆和支撑滚珠,多个所述支撑杆沿着顶座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撑滚珠转动设置在支撑杆的外端上,所述支撑滚珠用于支撑在桩孔顶端外围的地面上,所述定位板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结构的圆心位于顶座的中心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导向杆和螺纹杆,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顶座的内腔中,所述导向杆固定设置在顶座、底座之间,所述螺纹杆转动设置在顶座、底座之间,且所述螺纹杆的顶端通过联轴器和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导向杆、螺纹杆均竖直分布,所述螺纹杆的轴线、顶座的中心轴线和移动圆盘的中心轴线互相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芳,未经刘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3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