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跟健身运动鞋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6866.9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7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郑庆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庆生 |
主分类号: | A43B5/00 | 分类号: | A43B5/00;A43B13/14;A43B1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2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身 运动鞋 | ||
一种负跟健身运动鞋,本发明涉及生活日用品领域,其特征是鞋底呈前高后低的态势,使穿着人在水平地面站立时,脚的前掌高于后跟,强制人体的重心后移至脚的内后端,迫使腰背肌肉的张力重新调整,使脊柱自然伸直。在奔跑中,可以加大步幅,有利于跑得快跳得高。也有利于糖尿病足的康复和保护。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跟健身运动鞋,更具体的说,涉及鞋底前掌和后端相对平均承重高度变化的健身鞋。
为叙述上的方便,将鞋的鞋底部分,按其承重程度的不同,分为平行的七段,自前至后各段名称及其前后长度占鞋底的前后总长度的比例依次为:前端,12%;掌前,12%;前掌,16%;掌后,10%;腰挡,25%;后掌,13%和后端,1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过程中,还使用国际申请PCT/CN99/00134的以下术语,并增加一些术语:
术语“前掌平均承重高度”指鞋在水平地面放置时,鞋底的前掌段的上表面(即穿着时与脚、袜或外加鞋垫的接触面,也是鞋的内部的底面)在平均每平方厘米承受1.5公斤重量的状态下,距离地面高度的平均数,以毫米计;
术语“后端平均承重高度”指鞋在水平地面放置时,鞋底的后端段的上表面(即穿着时与脚、袜或外加鞋垫的接触面,也是鞋的内部的底面)在平均每平方厘米承受3公斤重量的状态下,距离地面高度的平均数,以毫米计;
前掌内外侧指以前掌和掌前的分界线的垂直平分线为界分成的内外两侧;该垂直平分线的前后延长线作为前端、掌前、掌后的内外侧分界线。
腰挡内外侧指以掌后和腰挡的分界线的垂直平分线为界分成的内外两侧;
后端内外侧指以后端和后掌的分界线的垂直平分线为界分成的内外两侧;该垂直平分线的前后延长线作为后掌的内外侧分界线。
按此划分,右脚的右侧为外侧左侧为内侧,左脚的左侧为外侧右侧为内侧。即,脚的拇指所在一侧为内侧,脚的第五指所在一侧为外侧。
术语“前掌内侧平均承重高度”指鞋在水平地面放置时,鞋底前掌的内侧部分的上表面(即穿着时与脚、袜或外加鞋垫的接触面,也是鞋的内部的底面),在平均每平方厘米承受1.5公斤重量的状态下,距离地面高度的平均数,以毫米计;
术语“前掌外侧平均承重高度”指鞋在水平地面放置时,鞋底前掌的外侧部分的上表面(即穿着时与脚、袜或外加鞋垫的接触面,是鞋的内部的底面),在平均每平方厘米承受1.5公斤重量的状态下,距离地面高度的平均数,以毫米计;
术语“后端内侧平均承重高度”指鞋在水平地面放置时,鞋底后端的内侧部分上表面(即穿着时与脚、袜或外加鞋垫的接触面,也是鞋的内部的底面),在平均每平方厘米承受3公斤重量的状态下,距离地面的高度的平均数,以毫米计;
术语“后端外侧平均承重高度”指鞋在水平地面放置时,鞋底后端的外侧部分上表面(即穿着时与脚、袜或外加鞋垫的接触面,也是鞋的内部的底面),在平均每平方厘米承受3公斤重量的状态下,距离地面的高度的平均数,以毫米计。
掌前和前端的平均承重高度也以上述定义为准,掌前和前端的内侧外侧平均承重高度也以上述定义为准。
鞋底的七段划分,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以鞋的内底最前端端点和最后端端点连线为基准,该连线按前述比例垂直分为平行七段。如果没有最前端最后端这个两个点,比如是一条线或两个点,就以这条线的中间点或两个点连线的中间点作为最前端最后端端点。内侧和外侧的划分按前述方法。
前述七段大底的两种描述判定侵权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作为标准,任何一种方法的侵权都视为对本发明方案的侵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庆生,未经郑庆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8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