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春玉米地膜可持续复合覆盖种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6662.5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3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闫妍;党翼;樊廷录;李尚中;赵刚;刘红芳;王文俊;张建军;郑健;徐静;孙守德;王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13/0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于武江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地膜 可持续 复合 覆盖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春玉米地膜可持续复合覆盖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选种;S2:地膜选择;S3:肥料准备;S4:深翻整地;S5:播前准备:地膜覆盖前将土地划分为若干排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区和若干排高标聚乙烯地膜覆盖区,每排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区和每排高标聚乙烯地膜覆盖区交替设置;将肥料撒施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区,并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区喷洒乙草胺进行膜下杂草预防;地膜覆盖时保障生物降解地膜和高标聚乙烯地膜的边缘有接茬重叠的部分,并且使高标聚乙烯地膜的边缘位于生物降解地膜边缘的上方;S6:播种;S7:田间管理;S8:高标准聚乙烯地膜回收。采用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可以大大降低肥料、地膜的用量,减少了种植春玉米的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春玉米地膜可持续复合覆盖种植的方法。
技术背景
水分和温度是旱作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子,旱作区水资源严重匮乏,降水年际间分布不均,干燥的气候使土壤中水分大量蒸发,聚乙烯地膜在调控土壤温度、保蓄降水、抑制土壤水分散失、抑制杂草等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和重要的作用,因此地膜覆盖技术成为促进旱作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驱动技术。但聚乙烯地膜良好的理化性能在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逐步表现出负面影响,如残留在农田中的聚乙烯地膜造成视觉污染、影响土壤通透性和孔隙度等,为应对聚乙烯地膜在农田中残留造成污染等负面影响,生物降解地膜及其覆盖技术应运而生,符合标准的生物降解地膜降解后残留在农田中的残留物较聚乙烯地膜显著降低,在能够生物降解的同时也具有与聚乙烯地膜保温、保墒、蓄水相近的效果。但生物降解地膜成本与聚乙烯地膜相比较高,其材料特性也使得生物降解地膜易降解,以及易受外部因素影响而破损失去原有覆盖效果。
玉米是旱作区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随着草蓄循环农业的发展,玉米产业在旱作区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玉米是喜温高耗水作物,同时其附加值远低于经济作物,探索在生产中简易且低成本、低残留的旱作区玉米地膜综合性复合覆盖技术,对旱作区农业绿色可持续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旱作区春玉米地膜可持续复合覆盖种植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春玉米地膜可持续复合覆盖种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种:选种当地主栽抗逆高产品种,选择大小均一的高质量包衣种子,在晴朗天气里进行晾晒,提高发芽势;S2:地膜选择:选择若干生物降解地膜和若干高标聚乙烯地膜;S3:肥料准备;S4:深翻整地:对目标种植地块进行深翻耕,结合深翻耕撒施辛硫磷颗粒剂进行地下害虫防治,翻耕后将地表耙磨、镇压整理平整,防止留有的根茬破坏地膜;S5:播前准备:地膜覆盖前将土地划分为若干排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区和若干排高标聚乙烯地膜覆盖区,每排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区和每排高标聚乙烯地膜覆盖区交替设置;将肥料撒施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区,并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区喷洒乙草胺进行膜下杂草预防;地膜覆盖时保障生物降解地膜和高标聚乙烯地膜的边缘有接茬重叠的部分,并且使高标聚乙烯地膜的边缘位于生物降解地膜边缘的上方;S6:播种:播种时在生物降解地膜带进行播种;S7: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按照高产农田标准进行管理;S8:高标准聚乙烯地膜回收:待玉米收获后采用人工或机械将高标准地膜进行卷拾回收,安全保存,留待下季玉米种植覆膜时再次使用。
上述方案中,步骤S2中,选择幅宽70cm的生物降解地膜和幅宽50cm的高标聚乙烯地膜。生物降解地膜厚度为0.010mm,覆盖后20天平均水气透过量<180g/(m2.24h)、覆盖90天内完好膜面最大水气透过量<420g/(m2.24h),其材料、性能符合国家标准GB/T 35795-2017,高标聚乙烯地膜厚度为0.010-0.020mm。
上述方案中,步骤S3中,肥料选用氮肥,采用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混配方法,其中,普通尿素与60天缓释期控释尿素、90天缓释期控释尿素比例为1: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未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6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