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6639.6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5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凌荧均;潘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40 | 分类号: | F02F1/40;F01P3/14;F01L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地址: | 537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 气门 导管 冷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包括气缸盖、设于气缸盖上的气门导管搭子和设于气门导管搭子上的气门导管安装孔,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内插装在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上的气门导管,所述气缸盖内部的设有环绕所述气门导管搭子的设置的第一冷却水腔、第二冷却水腔,所述气门导管的管壁上设有螺旋冷却槽,所述气门导管搭子一侧的底部设有进口冷却通道,所述气门导管搭子另一侧的顶部设有出口冷却通道。本发明的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属于气门导管冷却技术领域,通过湿式冷却,既保证了冷却液接触面积,两个水腔之间的冷却液能够充分的对流,带走热量,又保证了气门导管搭子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门导管冷却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气门导管能对气门的运动进行导向作用,另外,气门盘部的部分热量通过气门盘部-气门杆-气门导管散发出去,从而减少气门杆受热膨胀与气门导管之间的卡滞风险。
如附图2所示,气门导管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缸盖气门导管搭子上,气门导管搭子浸泡在气缸盖水套中,由于搭子壁厚较厚,缸盖水套能带走的导管热量有限,气门导管的冷却效果不佳。
现有技术中,气门导管的搭子对气门导管进行封闭的导向作用,气门导管和气门导管安装孔之间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气门导管与冷却液不接触,导管的冷却效果差,容易发生气门与气门导管卡滞的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某些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包括气缸盖、设于气缸盖上的气门导管搭子和设于气门导管搭子上的气门导管安装孔,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内插装在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上的气门导管,所述气缸盖内部的一侧设有环绕所述气门导管搭子的一侧设置的第一冷却水腔,所述气缸盖内部的另一侧设有环绕所述气门导管搭子的另一侧设置的第二冷却水腔,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螺旋冷却槽,所述气门导管搭子一侧的底部设有将所述螺旋冷却槽的底部与所述冷却水套内腔连通的进口冷却通道,所述气门导管搭子另一侧的顶部设有将所述螺旋冷却槽的顶部与所述冷却水套内腔连通的出口冷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套一侧的内腔底面位置低于其另一侧内腔的底面,所述出口冷却通道连通所述冷却水套另一侧的内腔。
更进一步的,所述螺旋冷却槽设于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的中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顶部及底部的内壁为与所述气门导管的外壁相适应的内圆柱面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气门导管的顶部及底部与所述气门导管安装孔过盈配合。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在气门导管搭子的上下端分别出口冷却通道、进口冷却通道,两个冷却通道分别连接第二冷却水腔、第一冷却水腔,气门导管安装孔孔壁上的螺旋冷却槽即可连通两个水腔,既保证了冷却液接触面积,两个水腔之间的冷却液能够充分的对流,实现对气门导管的湿式冷却,带走热量,又保证了气门导管搭子的强度;气门导管的中部与螺旋冷却槽处的冷却液接触,气门导管的其余部分保持圆柱形状,即保证了过盈段的长度,又加大了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同时满足过盈量的需求和导管的冷却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加强气门导管冷却的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气缸盖的气门导管冷却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气缸盖;2、气门导管安装孔;3、气门导管;4、螺旋冷却槽;5、第一冷却水腔;6、进口冷却通道;7、环绕气门导管搭子;8、出口冷却通道;9、第二冷却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6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