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耐腐蚀散热降噪功能的发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6608.0 | 申请日: | 201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润达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3/04 | 分类号: | F02B63/04;F02B77/13;F02F7/00;F01N13/00;F01P1/00;F01P9/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王剑锴 |
地址: | 352000 福建省宁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腐蚀 散热 功能 发电 机组 | ||
本发明涉及柴油发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散热静音柴油发电机组;通过在发电机组本体外部设置多层结构的外壳,通过其中的真空层使得噪音失去向外传输的介质,并通过多层吸音层达到进一步的静音效果,通过在外壳一侧面设置进风口,在进风口处设置风机的冷凝盘管,通过风机将外部空气吹入外壳内,空气通过冷凝盘管,一方面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在进入外壳前冷凝,另一方面使得空气得到降温,从而向外壳内吹入干燥的冷风,为发电机组进行降温,避免空气中的水分造成发电机组部件腐蚀,通过在发动机的排气管设置消声器,避免噪声从排气管传出,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进,使得柴油发电机组具有高散热和静音的效果。
本案是以申请日为2018年12月24日,申请号为201811581171.2,名称为一种高散热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发明专利为母案而进行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发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散热静音柴油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柴油发电机组是将柴油机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成套机械设备,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消音系统、减震系统、排气系统组成,由柴油机驱动,将柴油燃烧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输出到用电设备上使用,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而在发电机组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柴油的燃烧等都会释放大量的热,这些热能是不可利用的,需要及时对发电机组散热,否则温度过高会损坏机组设备,降低部件使用寿命。
现有的柴油发电机的箱体仅仅作为柴油发电机外壳使用,起到美观和保护作用,无法降低噪音,目前常用的给柴油发电机降低噪音的方式是外接一个外置的消音器,但受消音范围的限制,消音效果并不理想,柴油发电机工作时还是会产生很大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散热静音柴油发电机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散热静音柴油发电机组,包括底座、发电机组本体、消声器、风机、冷凝盘管和外壳。
所述发电机组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外壳下端与底座的边缘密封连接,使得外壳罩设在发电机组本体外部;
所述外壳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外壳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面板层、第一吸音层、真空层、隔板层和第二吸音层;
所述外壳的一侧面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风机和冷凝盘管,所述冷凝盘管设置在风机的风向上;
所述外壳与进风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
所述发电机组本体包括发电机本体、发动机和柴油箱,所述发电机本体设置在底座朝向进风口方向上,所述发动机和柴油箱设置在底座朝向出风口方向上,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发电机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油箱的出油口与发动机的进油口相连接;
所述消声器的进气端与发动机的排气端通过管道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高散热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结构中,通过在发电机组本体外部设置多层结构的外壳,通过其中的真空层使得噪音失去向外传输的介质,并通过多层吸音层达到进一步的静音效果,通过在外壳一侧面设置进风口,在进风口处设置风机的冷凝盘管,通过风机将外部空气吹入外壳内,空气通过冷凝盘管,一方面使得空气中的水分在进入外壳前冷凝,另一方面使得空气得到降温,从而向外壳内吹入干燥的冷风,为发电机组进行降温,避免空气中的水分造成发电机组部件腐蚀,通过在发动机的排气管设置消声器,避免噪声从排气管传出,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进,使得柴油发电机组具有高散热和静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高散热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横向截面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一种高散热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A向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润达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润达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6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