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用向日葵籽粒的夹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6539.3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9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珍;卯旭辉;贾秀苹;梁根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成文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向日葵 籽粒 夹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验用向日葵籽粒的夹持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设有放置盘和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支柱、第一连接块、半圆环型连接件和两个相同的第二连接块,两个第二连接块上分别设有固定杆和活动杆,所述固定杆和活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柔性夹持件,该装置还设有转动轴和半圆环型连接件配合使得该装置能够根据实验所需来对向日葵籽粒进行不同方向上的夹持,夹持时活动杆自然下落来带动柔性夹持件下移对向日葵籽粒进行夹持,再通过第二螺纹套和第二螺纹杆配合来保持夹持稳定性,不会损坏向日葵籽粒,且对向日葵籽粒夹持的灵活性高,且夹持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实验用向日葵籽粒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向日葵是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向日葵籽粒的脱粒是收获工作中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大多采用打击原理设计的葵花脱籽机来脱粒葵花种子,但是打击式原理的葵花脱粒机具有籽粒破碎率偏高的缺陷,向日葵种子的破损直接影响葵花子短期、长期贮藏,遭受破损的葵花种子发芽率低、易生霉菌、生虫、易破碎,而且会降低其市场价值和出口价值。因此,研究脱净率高、低损伤的新型向日葵种子脱粒原理,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向日葵种子脱籽工艺要求显得十分必要。
研究新型向日葵种子脱粒原理首先需要研究其籽粒的力学特性,需要把单个籽粒放到冲击试验机上进行受力分析,但现有的夹持装置对单个向日葵籽粒夹持时易损坏向日葵籽粒,同时夹持方向单一无法改变,在更换实验方式后需要对向日葵籽粒重新进行夹持,尤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用向日葵籽粒的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用向日葵籽粒的夹持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设有放置盘和夹持机构,所述底架上设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内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与放置盘相连,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支柱、第一连接块、半圆环型连接件和两个相同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支柱与底架相连,所述第一连接块内穿插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半圆环型连接件中部相连,所述半圆环型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侧端相连,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块靠近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端连接设置有固定杆,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块内部设有活动孔且其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连接设置有第二螺纹套,所述活动孔内设有活动杆,所述第二螺纹套内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活动孔内,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轴和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均连接设置有旋转手柄,所述固定杆和活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连接设置有柔性夹持件,所述柔性夹持件位于放置盘的正上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轴上、位于第一连接块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板面分别与第一连接块两侧端面相贴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所述柔性夹持件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V型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设置为半球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杆和连接板均由轻质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块内设有柱形孔,所述转动轴上对应位置开设有十字形孔,所述柱形孔与十字形孔相连通,柱形孔内设有插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柱形孔与十字形孔的尺寸大小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5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