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电极电解铣削加工深窄槽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6401.3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8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磊;叶志森;张传运;黄恒强;张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3/10;B23H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电解 铣削 加工 深窄槽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管电极电解铣削加工深窄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工件夹持在Z轴移动平台上,将中空结构的管电极安装在X/Y轴移动平台上;
步骤二:将电源的负极与管电极电连接,正极与工件电连接;
步骤三:通过X/Y轴移动平台将管电极移动至工件的正下方,通过水泵向管电极的内部提供电解液,令电解液从下至上喷出,同时启动Z轴移动平台,令工件向管电极的方向移动;
步骤四:启动电源,管电极喷出的电解液接触工件,对工件进行盲孔电解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电极电解铣削加工深窄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工件进行电解加工过程中,通过Z轴移动平台控制工件沿Z轴下行,完成盲孔的加工;然后通过X/Y轴移动平台控制管电极在X轴和/或Y轴方向进行运动,完成不同轨迹的深窄槽加工。
3.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或2管电极电解铣削加工深窄槽方法的装置,包括X/Y轴移动平台(1)、位于所述X/Y轴移动平台(1)上方的Z轴移动平台(2)、电解液供应组件(3)和电源(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X/Y轴移动平台(1)上的管电极(5);Z轴移动平台(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工件夹具(6);所述管电极(5)为中空结构,所述电解液供应组件(3)向所述管电极(5)的内腔供应电解液;所述电源(4)的负极与所述管电极(5)电连接,正极用于与工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Y轴移动平台(1)上设置有电解槽(7),所述管电极(5)安装在所述电解槽(7)内;所述电解槽(7)与所述电解液供应组件(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7)内安装有第二夹具(8);所述第二夹具(8)包括固定于所述电解槽(7)内的底座(801)和安装于所述底座(801)上的夹具头(802);所述夹具头(802)用于夹紧所述管电极(5);所述底座(801)设置有空腔(803),所述空腔(803)分别与所述管电极(5)的内腔和所述电解液供应组件(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头(802)处设置有筒夹(804),所述夹具头(802)通过夹紧所述筒夹(804)来固定所述管电极(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供应组件(3)包括回液箱(301)和供液箱(302);所述电解槽(7)设置有排液口(701),所述空腔(803)设置有进液口(8031);所述供液箱(302)通过供液泵(303)与所述进液口(8031)连通,所述回液箱(301)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排液口(701)连通,所述回液箱(301)通过回液泵(304)与所述供液箱(30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箱(301)和所述供液箱(302)之间还设置有过滤装置(305),所述回液泵(304)的出水口与所述过滤装置(305)连接,所述过滤装置(305)的出水口与供液箱(302)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泵(303)的出水口还连接有调压阀(306)。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口(701)的位于所述进液口(8031)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4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