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组均衡散热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56365.0 | 申请日: | 2021-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段佳彬;袁金良;赵加佩;李欣珂;周帅;李培政;郑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8;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赵世发;王锋 |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均衡 散热 装置 | ||
1.一种电池模组均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单体电池导热配合的均温板,所述均温板内部具有可供均温介质流动的流道结构,所述流道结构具有可供均温介质流入的流体入口和可供均温介质流出的流体出口;
所述流道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流道和多个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直接与所述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多个第二流道与所述流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还与所述多个第二流道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流道对应设置在靠近单体电池极耳的区域,且所述第一流道沿均温介质流动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模组均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与水平方向所成角度为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模组均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流道沿第一流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分布,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相连通;
和/或,所述多个第二流道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电池模组均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结构还包括第三流道,所述多个第二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直接与所述流体出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池模组均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道水平设置,所述多个第二流道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三流道之间;
和/或,所述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均温板的两个对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池模组均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均温板,所述多个均温板与多个单体电池依次间隔交替设置,所述多个单体电池串联和/或并联的方式组合形成电池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池模组均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和单体电池均设置在一箱体内,所述单体电池和箱体之间的空隙内还填充有绝热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池模组均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入口还与进口管道连接,所述流体出口还与出口管道连接,所述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还与换热机构连接,且所述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内均温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
和/或,所述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还与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池模组均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道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部区域,所述出口管道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下部区域,且所述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两个对边处,至少所述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的局部设置在所述箱体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池模组均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至少用于固定所述电池模组均衡散热装置的固定卡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3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 下一篇:一种仿生地毯机枪头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