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门槽施工装置及门槽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6074.1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彭智祥;冯梦林;王洲科;郭文彬;何建国;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阿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20 | 分类号: | E02B7/20;E02B7/28;E02B7/3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范文苑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门槽施工装置,包括用于分别对应两侧门槽的两个立柱(1)和连接于两个立柱(1)之间的若干横梁模块(2),所述立柱(1)侧面固定连接若干定位支撑件,所述定位支撑件用于定位支撑对应的门槽轨道(11),所述定位支撑件包括侧面导向支撑装置(3)和正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导向支撑装置(3)用于滑动接触或滚动接触对应的门槽轨道(11)的侧面,所述正面支撑装置用于滑动接触或滚动接触对应的所述门槽轨道(11)的正面,所述立柱(1)上还设有用于安装待安装的门槽轨道(11)的固定装置;
当所述立柱(1)在提升力作用下,所述定位支撑件和所述固定装置均能够沿对应的所述门槽轨道(11)移动;
还包括滑模模块,所述滑模模块包括若干滑模模板(7)、用于支撑所述滑模模板(7)的滑模支撑(71)和提升机构,所述滑模模板(7)用于配合对应的所述门槽轨道(11)形成待浇筑空间;
所述提升机构对所述立柱(1)提供沿其高度方向的力,所述提升机构用于提升所述滑模模块和所述立柱(1);
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若干个滑模提升装置(8),所有所述滑模提升装置(8)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所述滑模模板(7),所述滑模提升装置(8)包括提升支撑杆(81)和设于所述提升支撑杆(81)上的千斤顶(82),所述提升支撑杆(81)的下端用于支撑于其下方的已浇筑混凝土(85);
所述滑模支撑(71)和所述滑模模板(7)之间刚性连接有提升支撑架(87),所述提升支撑架(87)连接所有所述滑模提升装置(8);
两个所述立柱(1)外侧分别设有提升梁(83),所述提升梁(83)位于所述滑模模板(7)的上方,所述提升梁(83)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滑模提升装置(8),所述提升梁(83)用于提升所述立柱(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槽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导向支撑装置(3)和所述正面支撑装置均包括滚轮和连接件,所述滚轮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立柱(1),所述侧面导向支撑装置(3)的滚轮的轮面用于滚动接触对应的所述门槽轨道(11)的侧面;所述正面支撑装置的滚轮的轮面用于滚动接触对应的所述门槽轨道(11)的正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槽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导向支撑装置(3)包括第一滚轮(33)和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底座(31)和第一销轴(32),所述第一销轴(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底座(31);所述第一滚轮(33)套设于所述第一销轴(32)外侧,所述第一滚轮(33)的轮面用于滚动接触对应的所述门槽轨道(11)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槽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33)靠近于所述立柱(1)的一端设有凸台(331),所述凸台(331)的端面用于支撑对应所述门槽轨道(11)的正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槽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正面支撑装置(4)和第二正面支撑装置(5),所述第一正面支撑装置(4)和所述第二正面支撑装置(5)均包括所述滚轮和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正面支撑装置(4)和所述第二正面支撑装置(5)分别用于滚动接触对应的所述门槽轨道(11)的正面;
所述第一正面支撑装置(4)的支撑长度固定,所述第二正面支撑装置(5)的支撑长度能够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槽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面支撑装置(4)包括第二连接件和第二滚轮(44),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底座(41)和第二销轴(42),所述第二底座(41)连接所述立柱(1),所述第二销轴(4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底座(41);所述第二销轴(42)上套设有所述第二滚轮(44),所述第二滚轮(44)的轮面用于支撑对应所述门槽轨道(11)的正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槽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轮(44)中部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适配所述门槽轨道(11)的主轨的滑块,所述第二销轴(42)上套设有推力弹簧(43),所述推力弹簧(43)位于所述第二滚轮(44)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阿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阿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0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熔融盐多孔硅基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体食品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