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芯内阻确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5699.6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6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亮;杜强;褚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9 | 分类号: | G01R31/38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晓荣 |
地址: | 11017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阻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芯内阻确定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欧姆内阻。获取充电电流变化前的稳态电压容量曲线,充电电流变化为电池充电时,根据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的充电电流的调整。根据充电电流变化前的稳态电压容量曲线获取目标曲线。获取充电电流变化后的稳态电压容量曲线。根据第一截距和第二截距确定极化内阻;第一截距表征充电电流变化时的电芯内阻的电压;第二截距表征充电电流变化后电芯端电压达到稳态后电芯内阻的电压。基于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确定电芯内阻。通过该方法,不需要依靠电化学实验室即可确定电芯内阻,提高了电芯内阻测量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内阻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动力电池内阻的分析与确定对车辆安全至关重要。
目前,确定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内阻的方式为通过电路连接以及相应的测量仪器确定内阻值。但是这种方法只能依靠电化学实验室,以及搭建电化学工作站和外部电路环境完成,可用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内阻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于确定电芯内阻,提高电芯内阻测量的便利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内阻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欧姆内阻;
获取充电电流变化前的稳态电压容量曲线;所述充电电流变化为电池充电时,根据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的充电电流的调整;
根据所述充电电流变化前的稳态电压容量曲线获取目标曲线;
获取充电电流变化后的稳态电压容量曲线;
根据第一截距和第二截距确定极化内阻;所述第一截距为所述目标曲线所在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所述第二截距为所述充电电流变化后的稳态电压容量曲线所在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所述第一截距表征充电电流变化时的所述电芯内阻的电压;所述第二截距表征充电电流变化后电芯端电压达到稳态后所述电芯内阻的电压;
基于所述欧姆内阻和所述极化内阻确定所述电芯内阻。
可选的,所述获取欧姆内阻,包括:
获取充电电流变化前的电芯瞬间端电压和充电电流变化后的电芯瞬间端电压;
通过所述充电电流变化前的电芯瞬间端电压和充电电流变化后的电芯瞬间端电压计算电芯瞬间端电压的变化量;
根据充电电流变化前的充电电流和充电电流变化后的充电电流计算电池的充电电流变化量;
根据所述电芯瞬间端电压的变化量和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变化量确定欧姆内阻。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充电电流变化前的稳态电压容量曲线获取目标曲线,包括:
将所述充电电流变化前的稳态电压容量曲线向下平移预设距离,获得目标曲线;所述预设距离为电芯瞬间端电压的变化量。
可选的,所述根据第一截距和第二截距确定极化内阻,包括:
通过第一截距和第二截距确定极化内阻引起的电压变化量;
根据充电电流变化前的充电电流和充电电流变化后的充电电流计算电池的充电电流变化量;
根据所述极化内阻引起的电压变化量和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变化量确定所述极化内阻。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电芯内阻的阻值和电芯内阻正常值进行比较,获取比较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未经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56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相法制备三磷化锡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选择性甲基异丁基醇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