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氟乙烯联产五氟乙烷的装置和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5285.3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程传兴;朱好言;邢立军;王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氟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9/12 | 分类号: | C07C19/12;C07C17/383;C07C21/12;C07C17/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烯 联产 乙烷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氟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四氟乙烯联产五氟乙烷的装置和工艺。装置包括四氟乙烯生产装置、四氟乙烯1号精馏塔、四氟乙烯2号精馏塔、五氟乙烷反应分离一体化设备、回收塔、脱轻塔、产品精馏塔和四氟乙烯精馏释放气输送管线;四氟乙烯精馏释放气输送管线连接四氟乙烯1号精馏塔和五氟乙烷反应分离一体化设备。四氟乙烯1号精馏塔中释放的精馏释放气通过四氟乙烯精馏释放气输送管线进入五氟乙烷反应分离一体化设备与氢氟酸反应生成的五氟乙烷。本发明利用四氟乙烯装置精馏释放气生产五氟乙烷,降低了压缩机及精馏系统负荷,降低了生产能耗,优化了工艺路线,稳定了四氟乙烯装置运行,实现资源优化利用;得到的四氟乙烯和五氟乙烷纯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氟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氟乙烯联产五氟乙烷的装置和工艺。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目前五氟乙烷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下列五种:(1)HCFC-123气相催化氟化法,工艺过程相对简单,原料HCFC-123不太易得,原料成本相对较高,HCFC-123易产生歧化反应,产生各种杂质,产品选择性不高。(2)HCFC-124气相催化氟化法,流程短,原料不太易得,HCFC-124原料成本相对高,副产氯化氢与HCFC-124反应会产生HCFC-123,并进一步导致杂质产生,产品选择性不够高。(3)HCFC-124气相催化歧化法,HCFC-124歧化路线相比于HCFC-124氟化路线,由于不产生氯化氢,不易产生HCFC-123歧化杂质;产品选择性更高;同时HCFC-124原料的杂质去除相对容易,易得到高纯度的HCFC-125产品,但原料HCFC-124提纯会增加成本,原料HCFC-124不太易得,副产HCFC-123出路必须得到有效解决,否则综合经济性很难得到较好体现。(4)四氯乙烯气相催化氟化法,四氯乙烯路线原料易得,原料成本较低,工艺技术已较成熟;杂质含量高,提高了产品分离的难度和在一定程度降低了经济性。(5)四氟乙烯氢氟酸加成法,反应流程短,反应选择性高,在99.9%以上,副产物较易从产品中分离;但原料四氟乙烯成本高,四氟乙烯难以贮存和运输,已有四氟乙烯装置才适宜建R125装置。
四氟乙烯氢氟酸加成法生产五氟乙烷,该工艺流程副产物少,产品质量高,同时生产成本高,其能耗占到生产成本的30%左右,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力,如何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情况,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企业研究的重点方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氟乙烯联产五氟乙烷的装置和工艺,该发明是充分利用四氟乙烯生产系统和五氟乙烷生产系统特点,利用四氟乙烯装置精馏释放气生产五氟乙烷,降低了压缩机及精馏系统负荷,降低了生产能耗,优化了工艺路线,稳定了四氟乙烯装置运行,实现资源优化利用;并且生产得到的四氟乙烯纯度达到95%;四氟乙烯精馏释放气生产五氟乙烷的单程转化率达到85%,五氟乙烷的纯度达到99.95%以上,高于行业优级品标准99.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四氟乙烯联产五氟乙烷的装置,包括:四氟乙烯生产装置、四氟乙烯1号精馏塔、四氟乙烯2号精馏塔、五氟乙烷反应分离一体化设备、回收塔、脱轻塔、产品精馏塔和四氟乙烯精馏释放气输送管线;
五氟乙烷反应分离一体化设备依次与回收塔、脱轻塔和产品精馏塔相连;
四氟乙烯精馏释放气输送管线连接四氟乙烯1号精馏塔和五氟乙烷反应分离一体化设备;
所述四氟乙烯1号精馏塔与四氟乙烯2号精馏塔相连。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四氟乙烯联产五氟乙烷的工艺,四氟乙烯生产装置生产得到的粗品四氟乙烯经过纯化进入四氟乙烯1号精馏塔,四氟乙烯1号精馏塔中精馏得到的产品再经过四氟乙烯2号精馏塔得到四氟乙烯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氟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聊城氟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5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